硫属近红外纳米晶的水相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红外发光的半导体纳米晶具有许多优异的光电特性,使得它们在光电器件、光纤通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高质量的近红外发光纳米晶往往通过有机路线合成,水相合成高荧光近红外发光材料研究较少。虽然汞硫属纳米材料是一类性能优良的近红外发光材料,但是合成的HgS纳米晶发光性能极弱,光热稳定性较差。本论文主要集中研究了近红外发光HgS纳米晶的水相合成;开发了基于HgS纳米晶高荧光、稳定的Cd:HgS/CdS纳米晶和HgS/ZnS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并且展现了它们在光电和生物成像上的应用;另外,一锅法合成了谷胱甘肽稳定的高荧光的近红外Ag2S纳米晶,并将HgS/ZnS核壳纳米晶首次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Cu2+离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谷脱甘肽稳定的近红外发射的β-HgS纳米晶的水相合成与表征本文发展了一种简单,快速和绿色的室温水相合成路线首次合成了近红外发光的谷胱甘肽稳定的β-HgS纳米晶。所制备的HgS纳米晶具有立方晶型,荧光发射峰位在近红外775 nm到1044 nm波长范围内可调,表现了良好的量子限域效应。与文献所报道的HgS纳米晶相比,我们所制备的谷胱甘肽稳定的HgS纳米晶发光效率大大提高,最大量子效率可达2.8%;同时HgS纳米晶溶液稳定性也得到很大改善,4 ℃冰箱放置4个月后,HgS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峰仅移动了 9nm,室温放置7天后,荧光发射峰也仅移动了 23 nm。FT-IR谱表明HgS纳米晶所呈现的高的稳定性得益于谷胱甘肽(GSH)分子与纳米晶表面Hg原子之间的多重配位作用。所制备的谷胱甘肽稳定的β-HgS纳米晶发光波段位于近红外区,对已报道的可见光(400-800 nm)和红外光(1000-1600 nm)发射的HgS纳米晶是一个有益补充,赋予了 HgS这一材料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2.Cd2+调控的高荧光近红外发射HgS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光学应用体相HgS材料是一种科技上非常重要的材料,然而HgS纳米晶弱的荧光发射及其差的稳定性严重阻碍了该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对HgS纳米晶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的不可控生长以及对环境影响敏感的本征表面态。本研究中,我们通过Cd2+离子调控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首次制备出了稳定的高荧光的Cd:HgS/CdS纳米晶,有效了调控了 HgS纳米晶的带隙水平,使得其本征表面态远离表面,明显降低了周围环境和纳米晶表面态的相互作用,大幅提高了激子跃迁。与"裸露"的HgS纳米晶相比,所制备的Cd:HgS/CdS纳米晶的荧光峰在724 nm~825 nm之间连续可调,最大室温量子产率高达40%,最大半峰宽为95 nm。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吸收法(AAS)表征了 Cd:HgS/CdS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所制备的Cd调控的HgS纳米晶具有立方晶型结构,由同质的HgCdS合金包被一层薄的CdS壳层组成。进而,我们对Cd:HgS/CdS纳米晶独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这种新合成的高荧光稳定的近红外发射的Cd:HgS/CdS NCs极大扩展了基于HgS纳米晶的应用价值,可直接作为一种防伪用的荧光墨水,也可涂布于蓝光LED表面作为一种优良的光转化器。3.超亮、低毒性近红外发射的HgS/ZnS纳米晶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研究迄今为止,高质量的近红外发光纳米晶往往通过有机路线合成,水溶性高荧光的近红外发光材料较少。汞硫属纳米材料虽然是一类优良的近红外发光的材料,但是Hg元素的潜在毒性限制了它们的多样应用前景。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水相合成方法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种低毒性的,高荧光稳定的HgS/ZnS核壳结构纳米材料。TEM,XRD和XPS表明了 ZnS壳的生成。在HgS纳米晶表面外延生长一层ZnS壳层后,弱发射的HgS纳米晶转化成了超亮的HgS/ZnS纳米晶,量子产率高达43.8%,并且随着反应pH值的不同HgS/ZnS纳米晶的发射峰位可在785 nm到1063 nm连续可调。重要的是,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明显表明HgS/ZnS纳米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其孵育浓度高达150 μg·L-1时,细胞存活率仍维持在80%以上,与低毒性Ag2S纳米晶的生物相容性相当。更为重要的是,实验证实低毒性高荧光的HgS/ZnS纳米晶是一种优异的荧光探针,适用于体外和体内成像。应用于裸鼠活体成像时,组织穿透深度达到2 cm,纳米晶的荧光与机体自发荧光有着明显的波长区别,具有优异的对比度。这一新型的超亮的HgS/ZnS纳米晶对生物医学领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多色成像提供了新的契机。4.谷腕甘肽稳定的近红外发射的Ag2S纳米晶的水相合成与表征本研究采用谷胱甘肽作为稳定剂、AgNO3作为Ag前驱体、硫代乙酰胺(TAA)作硫源,制备了稳定的水溶性近红外Ag2S纳米晶,并且系统地研究了硫源、单体浓度、Ag/S比、反应温度及时间以及配体等合成条件对此近红外Ag2S纳米晶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AA作为硫源,GSH作为配体,[Ag+]=2 mM,Ag:GSH:S=1:2.5:0.25时,在pH=8的条件下,70 ℃加热30 min得到Ag2S纳米晶荧光强度最强且荧光峰形对称。荧光光谱表征显示此Ag2S纳米晶荧光发射波长为915 nm,量子产率高达4.5%,比文献所报道的发光效率显著提高。粉末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此Ag2S纳米晶为单斜晶系a-Ag2S,尺寸大小约为5 nm。这种合成方法简单廉价,所得到的水溶性近红外Ag2S纳米晶无需经过相转移即可直接应用于生命体系,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细胞组织成像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5.高荧光近红外HgS/ZnS核壳纳米晶作为铜离子的荧光探针首次水相成功合成了谷胱甘肽稳定的HgS/ZnS核壳纳米晶,研究了其与Cu2+的相互作用。实验中观察到,HgS/ZnS核壳纳米晶的荧光能被Cu2+显著猝灭,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Cu2+的新方法。干扰实验表明,干扰离子对微量铜的检测几乎没有干扰。在最优化的条件下,纳米晶的荧光强度与Cu24+的浓度在0.125~12.5μ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0.07μmolL-1。本法提出测定Cu2+的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方法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Cu2+的测定,展现了高荧光近红外发射的HgS/ZnS纳米晶在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该文介绍了医疗保障和社保体系方面其他项目间的互相影响及作用,结果显示,医疗保障行业的进展离不了其他社保项目的支撑,社保行业也唯有在各项目的有效配合中才能实现长远稳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回归分析法、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吉林体育学院大学生课外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的
综述了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残雪作为当代中国文坛上最有个性的先锋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也具有排斥读者、晦涩难懂的特征。与此相呼应的是她的独特的叙事策略:首先隔断文本与现实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与卫生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健康和卫生意识,97%的学生对体育有良好的认知态度,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在校所学专业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大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而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学校如何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值
随着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英语听说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听说教学现状分析,讨论如何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将听力与口语紧密
为了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反驳转基因不是"天然的"、转基因食品无法保证100%安全、转基因食品不能吃等错误言论。通过分析政府对食品的安全管理与食品安全间的关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