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灰鹤(Grus grus)的越冬生态研究——种群数量、食性及栖息地选择分析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2007年,笔者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Grus grus)的种群数量、食性和栖息地选择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2005/2006、2006/2007两个冬季的多次野外调查及详细的数据分析,初步查明了在野鸭湖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的种群数量不少于200只;收割后遗留在农田的玉米(Zea mays)是其冬季最大宗的食物;灰鹤对4种主要的栖息地(生境)类型的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是:玉米地、沼泽草甸、水库(冰面)和草场。以下是具体的研究结果: 1. 2006年12月下旬~2007年2月下旬采用夜宿地直接计数法进行了5次越冬灰鹤种群数量调查,分别记录到越冬灰鹤215只~283只,平均数量为245±27(x±SE.)只/次。因此判定,2006/2007年冬季在北京野鸭湖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灰鹤种群数量不少于200只。在进行种群数量调查的同时,还对越冬灰鹤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越冬灰鹤的幼体新增率(Recruitment Ratio)为10.78﹪,处于正常值范围(10﹪~15﹪)内。在统计的48个家族群中,最多的为两成一幼家族,占总数的43.75﹪;其次为两成两幼家族,占22.92﹪;再次为两成家族,占18.75﹪,其他年龄组成的家族群占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5﹪。 2.采用鹤类粪便分析法结合野外观察对北京野鸭湖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野鸭湖越冬的灰鹤为专一的植食性,通过粪便分析鉴定出灰鹤冬季取食的植物共有7科16种。收割后散落田间的谷物为其冬季食物的主要来源:其中玉米为最大宗食物,粪便中的总发现频率(F)为89.50﹪,其后依次为高粱(Sorghun bicolar)、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黄豆(Glycine max)。除农作物外,灰鹤还取食少量湿地植物的种子或植株,但其最大总发现频率仅为9.13﹪。此外,粪便中还发现石子、砂粒等辅助消化的物质,总发现频率为15.98﹪。进一步采用显微粪便分析法对最大宗食物——玉米在整个越冬期内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在整个越冬期玉米占总体食物组成的比例(f)并不稳定,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101.35,df=359,p=0.00<0.05)。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越冬期前期玉米占总食物组成的比例较高,12月下旬以后逐渐下降,直至2月份才逐渐趋于平稳。 3.栖息地选择性分析结果表明,灰鹤对4种主要栖息地(生境)类型的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是:玉米地、沼泽草甸、水库(冰面)和草场。利用3s技术建立了野鸭湖越冬灰鹤栖息地选择的多元Logistic回归数学模型。模型显示,食物因子(FOD)的回归系数为0.438,远高于其他栖息地变量,是影响越冬灰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此外,越冬灰鹤的出现频率(p)与距人工林距离(DFP)、距鱼塘距离(DFP)、距公路距离(DPR)呈正相关(b>O);与距灌丛距离(DSH)、距农村居民点距离(DVI)、距农场建筑物距离(DTB)、距保护区内其他建筑物距离(DOB)、距冬钓者距离(DWF)呈负相关(b
其他文献
目的:众所周知,孕妇叶酸缺乏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妊娠结局,包括胚胎畸形、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其中,叶酸缺乏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已被广大学者所认同。在已有的研究中,
本研究以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双因素随机区组和三因素正交油蒿幼苗盆栽实验,分析了土壤碳酸钙/有效磷比(钙磷比)对油蒿幼苗个体相对生长率、体内氮磷比及RNA
猕猴作为珍贵的灵长类动物资源已相对匮乏,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中心是全国最大的猕猴饲养繁殖基地之一,通过记录统计,中心近几年来每年发生的自然流产、死胎、难产(统称为异
摘要:课堂情景的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阐述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情景创设的途径。  关键词:化学课堂;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新课程突出了过程和
藻类休眠体是很多藻类生活史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对于藻细胞的扩散、度过不良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采集了中国东南沿海4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的休眠体以
温州盘菜是浙江省温州地区地方特色蔬菜品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由于植物病毒侵染,严重影响其质量和产量。利用生物学技术手段培育出抗病品种是目前的
本项研究以紫穗槐刚萌发的嫩枝和大叶饲料槐的无菌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紫穗槐和大叶饲料槐的快速繁殖体系,对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解决了试管苗生根率低和移栽成活率低等方面的问题;通过60Co-γ射线对紫穗槐丛生芽和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探索其变异的程度。研究结果如下:1.紫穗槐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 2~4 mg/L;大叶饲料槐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5~1.5 mg/L;两种饲料槐的最佳生
采用常规的真菌分离方法,从珍稀药用植物平贝母中分离出了10种内生真菌,并以此为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结合内生真菌的生长曲线,检测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得到了五种菌株;通过扩大培养,利用薄层层析(TLC)进行复筛,得到一株可能产贝母碱的内生真菌菌株P7。通过比较传统的提取工艺,并针对贝母碱的理化性质,对部分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得到适合实验室的提取工艺。对P7菌株进行了大量培养,由
湿地因其巨大的生产功能和生态环境效益而被誉为“人类摇篮”、“生物基因库”和“自然之肾”,湿地生态系统也因此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二十世纪以来,随着
本文以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山顶阔叶林对毛竹林生产力、毛竹林笋芽分化期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及毛竹林地下结构的影响。本文共研究了A、B、C、D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