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中药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肾脏毒性研究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益母草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且普遍认为它是安全的,但不良反应却时有报道,其毒性症状主要表现在肾脏损伤方面。本研究通过单次或多次给予中药益母草水煎液致实验动物肾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探讨益母草肾损伤的作用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单次给予益母草水煎液致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单次给予益母草水煎液,观察给药后动物的一般状况、死亡情况,考察小鼠连续灌胃给予益母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状况、LD50值及95%的可信区间。 2.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评价研究 2.1 多次给予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研究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益母草高剂量(60g生药/kg)组、益母草中剂量组(30g生药/kg)以及益母草低剂量组(6g生药/kg),连续给药28天后解剖处理一半动物,剩余一半动物停止给药恢复21天后解剖处理。检测指标如下:尿液指标(尿蛋白、尿糖以及尿肌酐等);血液指标(AST、ALT、BUN、CREA、TP、ALB、GLU、CHOL、TG、UA、CysC、NGAL);肾组织形态学检查。 2.2 益母草水煎液含药血清对HEK293(人胚肾细胞)毒性作用评价研究 连续给予益母草水煎液(60g生药/kg、30g生药/kg、6g生药/kg)28天,取血、分离血清,制备成10%含药血清的完全培养液;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后加入到HEK293细胞培养体系中,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EK293细胞增值作用的影响。 3.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机制研究 利用多次给药实验中留取的血液以及肾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力等氧化应激指标及IL-1β、IL-6、TNF-α等炎症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的表达。 4.益母草肾毒性物质基础的初步探讨 将益母草的主要两种活性物质盐酸水苏碱及盐酸益母草碱分别加入到HEK293细胞培养体系中,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评价相关物质是否具有肾毒性。 结果: 1.单次给予益母草水煎液致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测得小鼠LD50为114.108g生药/kg,相当于人用剂量(按照30g计算)的228倍,95%可信限为99.578-131.487g生药/kg。 2.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评价研究 2.1 多次给予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研究 大鼠多次给予益母草水煎液,传统生化指标检测未见异常变化;但动物脏器指数、uTP、早期新型肾损伤生物标志物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连续长期给予益母草水煎液,动物表现出明显的肾脏损伤。 2.2 益母草水煎液含药血清对HEK293(人胚肾细胞)毒性作用评价研究 三个浓度益母草水煎液含药血清均可抑制HEK293细胞的增殖。 3.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机制研究 3.1 益母草水煎液对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给药组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表明氧化应激可能是益母草水煎液致肾损伤机制之一。 3.2 益母草水煎液对大鼠肾组织炎症介质的影响 给药组IL-1β、IL-6、TNF-α均升高,NF-κB表达也有增强的趋势,表明炎症反应可能是益母草水煎液致肾损伤机制之一。 4.益母草肾毒性的物质基础 盐酸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均抑制了HEK293细胞的增殖,提示两个成分可能在益母草水煎液致肾损伤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结论: 连续多次灌胃给予益母草水煎液可致实验动物产生明显肾脏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可能是益母草水煎液致大鼠肾损伤的机制之一;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对益母草肾损伤的作用及其特点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