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呼唤,家的回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2009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二战后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人生经历丰富而传奇的她,终生关注社会生活;以深邃的思想锋芒探索社会问题;以艺术家的热情与想象丰富其艺术创作;不胜枚举的作品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她对社会和人生独特的发现与见解。《第五个孩子》(1988)是她的一部优秀作品,被称为“小经典”。在《第五个孩子》中,莱辛以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困顿为切入点,描写了在现代文明的荒原中家庭伦理的迷失,间接地表达了她对当代文明社会中家庭伦理失衡的忧思。从古至今,文学都是一种富有特点且不可替代的道德思考形式,并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Goldbeerg,1993)。以聂珍钊教授为代表的一些中国学者们,在传统道德批评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新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实现文学伦理价值的回归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运用文学伦理批评方法对文学经典进行解读已屡见不鲜,本文尝试以家庭伦理为理论依据,从现代女性的视角解读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五个孩子》中所体现出的二十世纪后期英国的家庭伦理关系,即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从分析以上关系的淡漠,揭示英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家庭伦理迷失,挖掘莱辛的道德意图及该小说的深层伦理意义。笔者希望以此带给现代人们一些家庭伦理道德启示。论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本章简单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论文的结构;同时,简要介绍了莱辛和《第五个孩子》。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集中介绍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原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第五个孩子》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以家庭伦理理论为支撑,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小说中夫妻、亲子、兄弟姐妹三个方面的关系讨论家庭伦理迷失所造成的家庭悲剧。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揭示小说主题思想,即:呼唤家庭之爱,渴望社会和谐。第四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家庭伦理迷失的因素。1.社会因素:二战后三次经济危机席卷英国社会,经济危机必然带来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变化。2.个人因素:大卫痛苦的童年以及海瑞被溺爱的成长经历,对其日后在面对家庭困难时伦理的迷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五章主要论证作者匠心独运的写作手法与其所表现伦理主题之间的统一关系。作者采用可信的叙述方式和含蓄的叙事修辞与小说主题互为契合。可信的叙述令读者感觉更为客观真实,在作者的引导下,读者逐步判断出小说的家庭伦理意图与价值。含蓄的叙事修辞给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来品味其所蕴涵的深层次意义。第六章是结论,旨在总结全文并阐释本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第五个孩子》中家庭伦理的迷失,指出莱辛的家庭伦理意图:只有夫妻和谐、亲子慈爱、手足团结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从而获得永久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其他文献
邻避行为的频发使得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决策面临新的挑战,环境补偿是缓解邻避冲突的重要方法。本文从行为与复杂性视角出发,基于计算实验理论与方法构建邻避设施的选址与环境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值得研究。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分析和研究,都离不开对作品的解读。笔者以中国当代女艺术家作品的性别视角为研究
电影不仅记录和反映城市生活,而且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参与和影响城市文化构建。改革开放前的电影中,休闲是作为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存在的,市民对休闲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状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俞募配穴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研究选取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台湾王云谷中医诊所就诊的慢
<正>三角函数不仅具有比较完备的函数性质,而且具有系统丰富的三角公式,独特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等性质.这些特点使得三角函数常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导数、数列、不等式等内
本论文是关于称赞语在日语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使用机制和环境的研究。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是基于对于作为日语教师的笔者来说,受到学生不恰当的称赞所引发的思考,进而希望通过对
在未来十年里,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人口基数会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具潜力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私营教育企业也会在中国市场上成长起来。然而,受到我国法
蒙药漏芦花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的干燥花,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等功效。漏芦花的这些功效与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内蒙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为了有效提高行
人具有需要的本性,需要无不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之中。人必须依靠需要来实现自身,并以实践活动来实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其他动物则不同,它们只是一味地继承原始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