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地铁不锈钢车体结构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5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车体的结构安全性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优点的不锈钢车体正逐步应用于地铁车辆车体的设计中,因此对不锈钢车体强度和疲劳寿命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厂研制的B型地铁不锈钢车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地铁车体研究分析模型的建立,采用厂家提供的利用壳单元模拟整车车体结构的模型,其中包括车顶、侧墙、端墙和底架,为从整车角度分析车体静强度奠定了基础。建模软件无法完全还原地铁车体的实际结构,要改变地铁车体中的部分结构,地铁车体实际结构中有许多焊点,而且这些焊接点的作用和类型都不同,依据研究分析侧重点的不同进行简化处理,使整个车体模型对我们的研究分析而言更加的合理,得到的结论更加的准确。(2)在确定工况及边界条件之后,进行车体静强度的分析,通过前处理软件Hyper Mesh将各个工况加载到模型上,再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出von-mises云图,观察应力最大值发生的位置,并与该位置的许用应力进行比较,计算整车承载相当弯曲刚度,根据结果验证地铁车体模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基于Optistruct软件对车体前10阶模态进行计算,查看结果验证地铁车体模态是否符合要求。(3)通过Hyper Mesh软件给车体模型重新添加三个具体疲劳工况,运用Ansys软件进行计算,在每个工况下选取第一主应力较大的六到七个应力点,基于BS7608-1993标准中计算累计损伤比的方法进行疲劳寿命评估。(4)根据静强度、位移与疲劳寿命评估的分析结果,观察应力比较集中与位移偏大的应力点和车体结构,利用Optistruct软件进行车体结构局部尺寸优化,然后通过Hyper Mesh软件修改车体部分结构厚度参数,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将优化后的模型再次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计算与对比。再通过Optistruct软件对车体局部结构进行拓扑优化,拓扑优化是结构优化必不可少的一种优化方法。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车体的模态振动频率符合要求,静强度和刚度符合标准要求。(2)车体20个疲劳评估点累计损伤都小于1,疲劳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是安全的。(3)确定了不锈钢车体的局部结构尺寸优化的板厚数值,实现了车体轻量化。(4)车体局部结构拓扑优化结果显示突破应力约束的网格占总网格数量的0.6%,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是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要使计算机模
随着互联网高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大量的社交网站和内容共享平台不断涌现。用户可以利用这些社交网站和内容共享平台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与他人共享资源等。将这些用户、社
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分布式的能源采集装置将构成新型的电力网络,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作为电网广域监测系统中的组成部分,采集的数据
随着4G/5G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系统对信道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5G系统的速率传输速率将高达1OGbps,为了实现高速率的信号传输,高效复杂的频谱调制技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既是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者,又是指导协调本部门工作的领导者,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具有深远影响。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一直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尤其对于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这样一家有着2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铁路运输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能发挥出对中层管理人员应有的促进
网络控制系统是一种网络化的实时反馈系统,对于其控制器设计的研究一直是控制理论界的一个活跃的研究热点,并且已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超采样模式下网络控
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大多数企业开始选择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飞速增长,每个人都处在信息传播的中心,互联网信息资源总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大量的信息资源不仅没有使得用户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反而使用户面临越来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移动机器人的理论与技术水准日益提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
数学是一门科学,文化是一种传承,当二者碰撞在一起,便产生了不一样的火花—数学文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数学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不仅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发现当前大部分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文化的渗透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