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的一项核心业务工作,几乎与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参考咨询工作的实质是为读者或用户解决文献或信息查询与获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起着帮人找书、帮人找信息的作用。参考咨询服务的目标除了对具体问题提供答案外,还要向读者或用户提供或推荐相关文献或文献线索,帮助他们查询并获取所需文献或信息,帮助他们掌握各种文献查询工具的利用途径、方法与技巧,进而满足其自身的信息需求。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用户对网上信息资源利用习惯的增强,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相继加入到提供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行列。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相对应,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的文献信息机构和其他信息服务单位经历了一场由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参考咨询转变的高潮,使得参考咨询这一具有100多年传统的文献信息机构的服务在服务模式、工作方法、参考资源乃至服务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尽管人们对数字参考咨询颇为赞赏,但也有人注意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另一面。有人指出,数字参考咨询确有可取之处,但不是一场革命,不会取代传统参考咨询而成为参考咨询工作中的一枝独秀,它只是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扩充和发展。同时,数字参考咨询从成本效益上看可能并不划算,因为花费的人力和财力很大,而且对图书馆的回报有限。因此,对数字参考咨询不能头脑发热,同样不能对技术过于迷信。面对众说纷纭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国内参考咨询服务又将如何发展? 由于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在中国没有深厚的基础,中国的网络化程度也不及国外先进,故目前中国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网络条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率、服务效果和服务人员的水平与能力等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我国计算机的普及率不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数量仅达到94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4160万台,国际出口带宽数74429M。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