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了去了”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构式”。本文对构式“A了去了”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其构成,其起源以及其构式义。就其构成而言,本文首先认为,“A了去了”的结构应该划分为[[[A了1]去]了2],其中含三个层级。其次,构式末尾“了”(即“了2”)既有对构式所涉量级进行感叹的语义,相当于语气助词“啦”,也有对构式所表达主观量的事实性进行确认的语义。这双重语义使得“了2”在构式中倾向于保留。再次,和“了2”一样,该构式中A后所附“了1”一般也不允许省略。究其原因:(1)形容词“A”不能和原本为趋向动词的“去”结合,因为“A”表达状态,而状态按Vendler(1967)和Smith(1997)等没有动态性,A自然不能和含动态语义特征的“去”合并。(2)汉语中“A”可以和“了”结合,表达状态变化义。也就是说,结构体“A了”整体具有动词属性。(3)表达状态变化的“A了”和“去”结合后在字面上表达“A”所述状态按一定走向和趋势发生变化之义。(4)实际上,“去”是对“A”所描述状态的一种极限夸大。就“A了去了”的起源而言,本文根据语法化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A了去了”是从“V了去了”演化而来的,大致包括三个阶段:(1)从“V了”到“V了去/V去了”,(2)从“V了去/V去了”到“V了去了”,(3)最后从“V了去了”to“A了去了”。最后,本文根据构式语法中构式的定义,证明了“A了去了”的构式属性,并运用主观化和主观量理论对“A了去了”的构式义做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概而言之,“A了去了”表达说话人对“A”所述性状程度量级的主观夸张,这样的量级既超出了听话人的心理预期,也超出了说话人原有的心理预期。“A了去了”的超预期语义又蕴含两种对比或不对称语义:(1)说话人的已知信息与听话人已知信息不对称,以及(2)句子所表达事实和说话人原有已知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