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文艺史料研究,它以《新中华报》的文艺版面为切入点与基石,对1937年至1941年间的史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与整理,从中分析、研究前期延安文艺对外来文艺的接受与创化情况,以此证明前期延安文艺在开放性、包容性上进行过一定的努力。本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简要阐释了当前学界对前期延安文艺的重要阵地——《新中华报》的研究,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接着,主要介绍了《新中华报》文艺栏目的生存空间,正是前期延安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及文艺政策,吸引来大批深受外国文艺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作家),甚至是外国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力来到延安,正是由于他们的介入,使得具有党报色彩的、政治意义浓厚的《新中华报》,在文艺版面不时出现一些与外国文艺的交流活动,让延安文艺与外国文艺之间有了一定的交流与互动。正文部分划分为三个章节,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第一章主要叙述了前期延安文艺对外国文艺的接受情况。主要介绍了《新中华报》上刊登出来的外国文艺作品,其中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以及外国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一章中所涉及到的大量的翻译作品,以人物传记的译介和对外国戏剧的演出活动的介绍居多,也不乏对一些外国诗歌的译作。通过对外国文艺的介绍,为延安的读者打开了异域世界的广阔天地,为日后延安文艺的成熟做了坚实的铺垫。第二章主要阐释前期延安文艺对外国文艺的创化情况。在这一时期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通过对外国文艺的接受,创作出一些带有异域风情的文艺作品。包括对外国戏剧艺术的再创造活动,包括以音乐、美术等途径来表达对外国人、事的看法。用大量的材料证明了在外国文艺的影响下,我们的延安文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第三章主要描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活动,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外友人的互访活动,包括外国的文化团体与延安文化界的交流,以及延安的文艺团体、文艺活动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通过在思想文化上的深度交流沟通、相互借鉴,对当时延安的发展毋庸置疑产生了的积极影响。结语部分总结了《新中华报》对外国文艺的接受与创化方面所具有的进步意义,它成为有益于推动延安文艺走上一条民族文艺与外国文艺相融合的开拓性的重要因素,催生了延安文艺的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