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大气污染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分析2014-2015年兰州市大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了解兰州市空气质量状况;2.通过分析2014-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亡情况,了解兰州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3.定量分析兰州市大气污染物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效应。方法:1.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气象资料以及居民日死亡资料;2.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兰州市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3.采用R 3.2.3软件GAM模块建立Poisson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模型),并且运用非参数平滑函数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条件(气温、气压、湿度)等混杂因素,研究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PM2.5)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并计算超额危险度ER。结果:1.2014-2015年兰州市SO2、NO2、CO、O3、PM10、PM2.5日平均浓度均值分别为22.73?g/m3、44.43?g/m3、1.35 mg/m3、42.87?g/m3、115.80?g/m3、53.18?g/m3。2.2014-2015年兰州市SO2、O3日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NO2、CO、PM10、PM2.5日平均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分别是21天、4天、132天、118天,分别占总天数的2.88%、0.55%、18.08%、16.16%;采暖期SO2、NO2、CO、PM10和PM2.5日平均浓度均值以及AQI指数都比非采暖期高,而O3比非采暖期低。3.2014-2015年兰州市空气质量总优良天数为530天,占总天数的72.6%,总污染天数200天,占总天数的27.4%。4.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存在相关关系,日平均温度与SO2、NO2、CO、PM10、PM2.5都存在负相关,与O3存在正相关;相对湿度与SO2、NO2、O3、PM10存在负相关,与CO正相关,与PM2.5不相关;日平均气压与SO2、NO2、CO、PM2.5存在正相关,与O3负相关,与PM10不相关;各大气污染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SO2与NO2、PM10、PM2.5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0.533、0.600,与O3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87;NO2与PM10、PM2.5、CO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7、0.501、0.132,与O3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2;PM10与PM2.5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1。5.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SO2、NO2、PM10和PM2.5对非意外总死亡影响的最佳滞后天数分别为:0天、1天、1天、1天;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最佳滞后天数分别为:1天、1天、3天、3天;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最佳滞后天数分别为:4天、3天、1天、2天。SO2每上升10?g/m3,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风险分别为0.95%(95%CI:0.45%~1.45%)、1.34%(95%CI:0.60%~2.08%)、0.68%(95%CI:0.29%~1.07%);NO2每上升10?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风险分别为0.47%(95%CI:0.23%~0.71%)、1.28%(95%CI:0.47%~2.09%)、0.26%(95%CI:0.03%~0.49%);PM10每上升10?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风险分别为0.64%(95%CI:0.07%~1.21%)、0.72%(95%CI:0.22%~1.22%)、0.86%(95%CI:0.27%~1.01%)。PM2.5每上升10?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死亡风险分别为0.83%(95%CI:0.32%~1.31%)、0.96%(95%CI:0.45%~1.47%)、0.64%(95%CI:0.34%~1.38%)。6.根据最佳滞后天数,建立兰州市各大气污染物与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多污染物GAM模型发现:在控制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前提下,分别调整NO2、PM10、PM2.5及(NO2+PM10+PM2.5)之后,SO2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调整SO2、PM10、PM2.5以及(SO2+PM10+PM2.5)之后,NO2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调整NO2、SO2、PM10以及(SO2+NO2+PM10)之后,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M10、PM2.5是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兰州市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2.循环系统疾病是引起兰州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兰州市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PM2.5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有一定的影响,且均存在滞后效应。3.SO2可能是兰州市居民非意外总死亡的独立健康危险因素;NO2可能是兰州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独立健康危险因素;PM2.5可能是兰州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独立健康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正>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物理教学,要想在有限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更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那么就要加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于已经上了
提出一种采用激光准直技术、CCD图像判别技术与液压施力技术相结合的方案,用于综合检测火箭炮的晃动量、多管平行性和零线3个参数,并简述了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不确定度分析,测
<正> 皮肤慢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由于长期不愈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目前尚无较好疗法。一年多来,我们采用凤凰衣外敷治疗慢性溃疡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数字治理是数字化技术与治理理论的融合,其具有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推动公民互动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创新的作用。通过对国内近十四年数字治理期刊论文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数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对光致发光显现和增强潜指纹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光致发光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际运用情况,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该技术
报道了我国山茶科特有濒危植物猪血木 (EuryodendronexcelsumH .T .Chang)的扦插繁殖实验情况 ,通过激素处理可以获得其生根、生长正常的扦插繁殖苗 ,激素处理以 10 0mg/L吲
作者简要介绍了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60MN拉伸机技术改造的情况,包括液压系统改造,电控系统改造和主要技术要点等内容。
依据价值取向的不同,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可以分为实体真实型和程序正当型两类。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现有的相关证据规则,我们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我国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肿瘤易感基因,为筛查和判断尖锐湿疣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例尖锐湿疣,3例鳞癌和3例正常包皮标本,提取DNA,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分析疣组织的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