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人的自我异化及其自我伦理建构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osho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已不再只是技术的世界,而变成了公众的行业。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中存在的“数码焦虑”,丧失自主性以及“脱离肉体效应”等现象,使人们在拥抱网络技术的同时正逐渐远离本真状态,逐渐地丧失自我而陷入一种自我异化的状态。技术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这严重地阻碍了人类全面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消除和弱化这种异化现象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自我伦理的提出和应用为弱化人的自我异化现象提供了可能性和适用性。为此,网络空间中建构自我伦理是极为必要的。 首先,本文分别梳理了自我、异化和人的自我异化概念,剖析了人的自我异化实则是人的幸福感的丧失。 其次,将人的自我异化概念引入网络空间中,继而总结了网络空间自我异化的六大现象:信息恐惧、丧失自主性和“脱离肉体效应”、自我认同危机、人类理性的迷失、人的记忆力丧失和知识外化以及人之社会性的丧失,并分别进行阐述。 最后,文章提出通过建构自我伦理弱化网络空间人的自我异化现象。自我伦理由后现代哲学家福柯提出,是区别于自律型伦理的内在型伦理,其不采用固有模式将自我从异化中解救出来,而是从根本上对人的欲望加以控制。网络空间具备了建构自我伦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其他文献
海德格尔是一位有创见的哲学家,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已持续多年。但对海德格尔与康德哲学思想的关系研究得还不够充分。海德格尔重视康德
长期以来,学术界很少涉及刘少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及
王申子,是生活于宋末至元朝中后期的一位《易》学家。生当乱世的他一生隐居,默默无闻。然而对于《周易》的研究,王申子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动荡的社会局势构成王申子《易》学
消费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通过消费而存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消费已不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集经济、技术、心理、文化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