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的模拟区域植被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气候因素是决定地球上植被类型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植被是地球气候最鲜明的反映和标志,因此,研究气候一植被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探究生命地带模型的模拟准确性和中国潜在植被的空间分布状况,本研究依据生命地带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AML语言支持下,实现了中国潜在植被的分布模拟,进而探索了中国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分异规律,实现了中国潜在植被的区划。
研究表明:(1)生命地带模型模拟了中国潜在植被空间分布,得到了28个生命地带类型,Kappa检验准确度为46%。我国潜在植被类型中,冷温带草原面积约108.8万km2,主要分布在阴山鄂尔多斯高原至六盘山一线地区;暖温带湿润森林面积约108.9万km2,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的区域。亚热带湿润森林次之,面积为68.7km2,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和云贵高原南部。面积最小的为暖温带潮湿森林,面积仅约1km2,分别分布在浙闽丘陵。(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水热条件,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在此基础上结合经度范围、海拔、行政区范围和实际植被优势种以及植被的面积,对中国潜在植被分布进行分析。(3)植被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由于太阳辐射、海陆差异和海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表现出很强的纬向地带性,从北到南植被类型依次表现为针叶林带-草原-森林草原-森林植被的分布,植被在沿纬线分布的过程都不同程度有间断或是片状分布;我国北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经向地带性,从东到西植被类型依次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过渡分布;青藏高原和西部的高大山脉以垂直地带性为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从森林、草原向荒漠冰雪过渡。(4)参考中国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和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1959年制订的自然区划方案,在划分三大区和7个自然地区的基础上,根据生命地带植被类型与中国实际植被类型结合,进一步划分了41个自然区。(5)数据的精度是保证植被模拟精度的前提。采用DEM数据对月平均气温空间插值进行修正,提高了月平均气温插值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垂直地带性植被模拟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