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一场迟到的出清。A股市场的出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金端去杠杆,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和场外配资加杠杆,这种模式在2015年股灾的时候就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第二阶段是资产端去杠杆,就是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质押、产业基金配资等模式进行高杠杆运作,其中最重要的模式股票质押融资也在2018年规模顶峰时期受到政策影响,开始萎缩。自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加速了国内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风险的暴露,控制权丧失、董事长跑路、买壳卖壳、连环平仓等事件常有发生,这也为A股市场的发展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安因素,也成为掣肘A股市场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枷锁。
本论文将从股票质押的基本概念讲起,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全市场质押风险进行研究。特别是对2018年3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颁布之后,结合资管新规、减持新规出台,股票质押业务原有的快捷、资金用途广等特点均受到了冲击,多家券商纷纷上调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准入门槛,大家不再以市场规模和排名为首要目标。随之而来的是新业态环境下每家券商如何提升自己的风险管控能力,从券商角度来说尽可能少的受到二级市场的冲击,优质上市公司角度来说尽可能少的被二级市场波动错杀,从而使该项业务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作者在A券商工作多年,有过多笔股票质押业务的实操经验,论文撰写过程中除了对新业态下A券商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深度剖析,还以实地、电话会议等形式对A券商股票质押信用业务委员会、风险合规部、证券金融部、业务承揽部门、融资人进行了多方的取材论证,其中与证券金融部更是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沟通。从风险案例的前期尽调、项目送审到贷后管理、风险处置,均进行了细致的跟踪和论证,再结合自身多年资本市场投融资经验,通过全市场数据的抓取分析、同业间的充分交流,揭示A券商案例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终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我国各家券商都己建立起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管控体系,对股质业务风险都已形成足够的重视;
第二,券商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要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相结合,不再一味逐利。老业态环境下,恶性竞争成为常态。而新业态环境下,券商会更加注重项目的风险管控,对于质押比例过高或质押集中度较高、增信措施不明确、融资用途不合规的项目不予准入;
第三,券商各部门间形成合力,建立起前、中、后全流程管控体系覆盖,风险收益共担,重视每一环节的审核质量;
第四,新业态环境下各家券商将会通力合作,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业态环境。在未来,所有的项目都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的监管措施会越来越结合业务实际,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融资人的利益,使一些依赖投机取巧的上市公司真正意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最终带动A股市场长远发展。
第五,上市公司投融资乱象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分化加剧,龙头企业或受益。一些市值偏小的上市公司一旦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其股价会出现被动式抛售,这可能会加剧A股市场的分化格局,加速龙头效应的聚集。从中长期来看,企业会更加重视依靠内生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享受更多的估值溢价。
本论文将从股票质押的基本概念讲起,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全市场质押风险进行研究。特别是对2018年3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颁布之后,结合资管新规、减持新规出台,股票质押业务原有的快捷、资金用途广等特点均受到了冲击,多家券商纷纷上调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准入门槛,大家不再以市场规模和排名为首要目标。随之而来的是新业态环境下每家券商如何提升自己的风险管控能力,从券商角度来说尽可能少的受到二级市场的冲击,优质上市公司角度来说尽可能少的被二级市场波动错杀,从而使该项业务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作者在A券商工作多年,有过多笔股票质押业务的实操经验,论文撰写过程中除了对新业态下A券商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深度剖析,还以实地、电话会议等形式对A券商股票质押信用业务委员会、风险合规部、证券金融部、业务承揽部门、融资人进行了多方的取材论证,其中与证券金融部更是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沟通。从风险案例的前期尽调、项目送审到贷后管理、风险处置,均进行了细致的跟踪和论证,再结合自身多年资本市场投融资经验,通过全市场数据的抓取分析、同业间的充分交流,揭示A券商案例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终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我国各家券商都己建立起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管控体系,对股质业务风险都已形成足够的重视;
第二,券商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要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相结合,不再一味逐利。老业态环境下,恶性竞争成为常态。而新业态环境下,券商会更加注重项目的风险管控,对于质押比例过高或质押集中度较高、增信措施不明确、融资用途不合规的项目不予准入;
第三,券商各部门间形成合力,建立起前、中、后全流程管控体系覆盖,风险收益共担,重视每一环节的审核质量;
第四,新业态环境下各家券商将会通力合作,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业态环境。在未来,所有的项目都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的监管措施会越来越结合业务实际,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融资人的利益,使一些依赖投机取巧的上市公司真正意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最终带动A股市场长远发展。
第五,上市公司投融资乱象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分化加剧,龙头企业或受益。一些市值偏小的上市公司一旦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其股价会出现被动式抛售,这可能会加剧A股市场的分化格局,加速龙头效应的聚集。从中长期来看,企业会更加重视依靠内生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享受更多的估值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