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霉素对鸡粪厌氧发酵特性以及抗性基因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生物技术处理鸡粪具有能耗低、污染小以及可回收生物质能(沼气)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关注。然而现代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普遍添加抗生素,导致鸡粪中抗生素残留,较高浓度的抗生素会对鸡粪厌氧发酵过程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最终导致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下降甚至系统的崩溃,并且大量使用抗生素会诱导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抗生素对鸡粪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鸡粪为厌氧发酵原料,采用批次试验和序批式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土霉素(OTC)对鸡粪厌氧发酵的影响,把握OTC对鸡粪厌氧发酵的抑制阈值,通过产气以及发酵液理化特征分析,阐明OTC对鸡粪厌氧发酵物质转化的影响,并结合OTC对鸡粪厌氧发酵ARGs丰度的变化,进一步揭示OTC对鸡粪厌氧发酵微生物学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以期对鸡粪厌氧发酵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批次试验中,OTC为5-10mg·L-1时,对鸡粪厌氧发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OTC为25-300mg·L-1时,对累积产甲烷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OTC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应的OTC去除率降低。对产甲烷的抑制阈值为24.32mg·L-1。产甲烷菌对各VFAs的利用顺序为:乙酸>丙酸>异丁酸。(2)序批式试验中,OTC为2.5-25mg·L-1时,对鸡粪厌氧发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OTC为50-150mg·L-1时,对累积产甲烷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OTC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应的OTC去除率降低。对产甲烷的抑制阈值为30.83mg·L-1,相较批次试验提高了26.77%。(3)添加OTC使厌氧发酵过程中tetM、tetQ、tetW、intI1及intI2的绝对丰度显著升高,表明OTC添加提高了ARGs与MGEs的丰度,但削减了tetC丰度。Spearman和Network分析表明,int I1及int I2是ARGs水平转移的重要元件。ARGs分布的变化趋势主要受pH以及OTC浓度的影响,发酵产物需进一步无害化处理以降低ARGs对环境带来的风险。(4)不同浓度的生物炭(5-50g·L-1),对OTC抑制条件下鸡粪厌氧发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生物炭添加浓度的增加,厌氧发酵系统中的TCOD、SCOD以及OTC的降解率增加。当生物炭浓度较低时,以污泥吸附为主,浓度较高时以生物降解以及生物炭吸附作用为主。
其他文献
<正>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筑牢基层党建根基,必须抓源头、打基础、补短板,找准基层党建与农村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追溯军民融合培养军队人才思想的中国历史起源,梳理党的军民融合培养军队人才的思想演进脉络,对深度拓展新时期军民融合培养军队人才的实践领域,丰富融合要素,提升人才培养效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安氏Ⅱ1 类错软硬组织面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软组织覆盖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 11~ 16岁之间的安氏Ⅱ1 类错儿童 12 1名 ,
随着铁路货运能力的逐步提高,制动系统作为保障重载组合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保障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由于制动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模式多变的多层次混合系统,其故障并
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比较集装箱港口的纯效率值和全效率值,对我国珠三角的5个集装箱港口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总额直接影响效率,而不影
目前,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导致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领域的专业群建设得到了重视。以专业群建设为导向,建设综合性实训室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一项突出的、重要的内
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难题,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机器人抓取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传统的实现方法为通过示教编程的方式使机器人按照既定程序重复执行规定的抓取动作,只能实现对摆放位置固定且种类单一的物体进行抓取。为了应对现代工业制造快速多变的特点和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性要
随着当前社会核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核泄漏、核辐射的各项采样、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无人干预的全自动大气采样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完整的自动换膜悬浮颗粒物采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颊侧骨壁缺损修复中的成骨作用。方法:体外将PRF作用于比格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第21天测定钙结节量;4、7、11 d
关联翻译理论提出:首先,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包含三个交际者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其次,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再者,翻译是语言的一种解释性使用。该理论优点众多,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