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无疑是人类一直执着追求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追寻着自己的幸福。人类由于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人类围绕幸福的争论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幸福观。诸如,理性主义幸福观、自然主义幸福观、中世纪幸福观、近现代幸福观等。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之中,由于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存在着差别,也产生了不少不利于人类发展的幸福观,诸如,享乐主义幸福观、禁欲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等。当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人民真正实现“幸福”的图景——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当政府把提高全民的幸福感作为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理论能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站在哲学的高度针对幸福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人民群众如何去追求并真正享有幸福的生活。本文从历史的视角,以时间为纬度分阶段对中西方思想史上有关“幸福观”(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幸福观、中世纪的幸福观、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幸福观和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的问题作了基本的梳理和分析。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重大发展时期,依照科学发展观对当下中国的幸福内涵以及未来的幸福指向进行阐释。用科学发展观来诠释幸福,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是符合中国人发展诉求的幸福。能够使我们对幸福的探索更加有效地体现出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去实现真正的幸福生活。构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幸福共同体”。总之,从以人为本的视域内对幸福进行探究展现出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生哲学。体现出人性化、科学化,有助于人们幸福愿望的达成。找出适合中国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让中国人民真正的共享改革的成果。有利于人们自觉抵制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颓废思想,避免形成“颓废的共同体”。为构建出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幸福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人离真正的幸福已经愈来愈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