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性绩效和薪酬管理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根据战略管理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企业通过战略性的绩效和薪酬管理系统,可以达到"产品与服务领先"或"成本降低",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论文指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应注重绩效管理的系统性、过程性、目标性和沟通性.为了将绩效管理提升战略管理层次上,将绩效管理直接明确地与组织战略性绩效目标联系起来,论文以目标管理(MBO)经典理论思路为基础框架,借用目前新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法和"平衡计分卡"(BSC)的思想和方法,构建成一种新型的三层四维PAS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三层为企业总体层、部门层和员工个人层,四维为财务收益、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和成长维,整个评估系统包括三个表格:业绩评估表(Performance)、能力和态度评价表(Ability and Attitude)、未来发展建议表(Suggestion).论文结合某报业集团的实例,针对该报业集团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相关关键指标,并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得出了针对其广告部门经理的全面的PAS绩效管理方案.论文认为,传统的薪酬制度存在很多弊端.薪酬制度的战略性选择包括薪酬的水平策略、结构策略和分布策略几个方面,具体策略的选取要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战略性薪酬管理与传统的薪酬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论文认为,薪酬满意度对应与薪酬的多维性,具有薪酬水平满意度、薪酬结构满意度、薪酬体系满意度、福利满意度多个维度.薪酬满意的各维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影响组织的绩效.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要考虑到薪酬的激励性因素.如薪酬激励不只是货币工资,而是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的体系.另外,提高薪酬激励效果还在于选用具有激励性的计酬方式.论文认为,企业战略性薪酬的设计应考虑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文化和战略、企业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的设计方法四个层面.论文指出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设计应基于职位分析,薪酬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员工具体的职位(Position)、绩效(Performance)和激励(Incentive)的需要来构建,才能实现薪酬的战略管理,获得竞争优势,并提出了战略性薪酬体系(PPI)设计模型.并对具体的战略性薪酬体系(PPI)的构成作了详细研究和说明,并给出了实例.
其他文献
中村好文是一位日本建筑家,论名气可比安藤忠雄、隈研吾差远了,媒体提起他还会加前缀——“给村上春树设计房子的人 ”.我觉得他有点委屈,因为他不仅是建筑家,还是作家,散文
期刊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虚拟组织.该模式使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与时俱进地自我发展,调整组织之间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
陈可辛导演的《夺冠》上映,和去年国庆档爆款《我和我的祖国》中徐峥导演单元同名.徐峥执导的是个短片,而且是个民众视角,却勾起我们对中国女排的集体回忆.然而影片上映首周
期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增长,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由以前功能比较单一的住房需求进而转向功能多元化的住宅需求模式。目前我
瑞典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是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她的作品在全世界发行了上亿册;她的头像被印在20克朗的瑞典钞票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儿童文学奖,是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