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有效的视听说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验报告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david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技术所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也随之逐渐体现,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因此,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视听说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认识还是比较机械性的。尤其是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只是设备的操纵者,把电脑屏幕当黑板,把计算机当播放器,播放录音、录像,把课堂当作课件演示,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不能因材施教,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辅助下,组织有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即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开展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笔者以温州医学院08级一个教改班级的实验教学为实践基础,并以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感受,然后通过对教学实验和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可以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辅助,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组织有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实现主动的意义构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改善。最后,笔者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该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其他文献
在中国,诗歌英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诗歌翻译研究者们主要从语言学途径,文化途径和诗学途径三种途径对诗歌翻译进行了研究。本文立足帕尔莫文化语言学理论,结合语言和文化因
学位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逐渐被视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别这一议题和女性主义思潮逐渐被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交互性阅读模式作为一个比较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以交互式阅读模式为主导的英语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上取得
作为一项语言习得的重要技能,英语写作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虽然存在不少写作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者并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在
南非于1994年推行民主制度,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新南非于两年后制定了新的宪法,宪法规定了11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并且要求所有官方语言享有平等地位,其他的机构也相应制定了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