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企业已然成为国家的创新主体和内生动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研发(R&D)活动不仅支撑和加强着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更是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国家进步的重要创新驱动力。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研发活动往往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受竞争环境的影响。自1948年以来,“竞争与研发”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且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的影响。近十年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改变——企业不仅面临来自同行的横向竞争压力,而且还面临来自大客户的纵向挤压,如Cardinal Health、McKesson和AmerisourceBergen公司就控制着全美75%的药物销售市场,凭借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他们往往对上游企业的定价和利润实现进行讨价还价。与同行间的横向竞争不同,企业与大客户间的纵向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竞合关系,即企业—客户之间是合作与竞争兼并的关系,业界普遍存在“面对面合作,背对背竞争”现象。于是,就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不同性质的竞争压力是否都会对企业R&D决策产生影响?如何影响?是否有所差异?特别是,同时面临两种竞争压力时,企业应该如何权衡利弊并进行相应的研发活动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切中现有研究的薄弱之处,而且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运作和研发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以两类竞争压力对企业R&D投资激励的影响为研究主题,以期对创新战略管理理论做出相应的研究补充,并对企业实践提供管理启示。本研究基于创新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一般均衡决策等相关理论。首先,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论构建供应链中制造商(研发企业)、替代品制造商(同行竞争者)及主导零售商(大客户)间的4个竞争博弈模型:Model N(垄断情形下R&D最优决策模型,基准模型),Model H(仅存在制造商和替代品制造商,单一横向竞争模型),Model V(仅存在制造商和主导零售商,单一纵向竞争模型),Model C(同时存在制造商、替代品制造商和主导零售商,两种竞争并存模型)。利用以上模型来探讨不同竞争情境下研发企业的R&D投资决策优化问题。通过模型推导和对比分析提出了五个命题,并从中提炼得到本文主要三个命题推论。然后基于该三个命题推论,本文进一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采用中国生物医疗行业2006-2015年10年的混合面板数据和信息技术行业2010-2015年6年的混合面板数据,分别通过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横向和纵向竞争压力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将这两个行业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进一步为模型的命题推论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撑。最终,本文得到以下三个研究结论:结论1:来自同行业的横向竞争压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激励有正向作用,并且横向竞争压力越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企业的R&D投入强度也就越大。结论2:来自大客户的纵向竞争压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激励有负向作用,并且纵向竞争压力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就越强,企业的R&D投入强度也就越小。结论3:横向和纵向的双重竞争压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激励有负向作用,即,两者同时存在时,纵向竞争压力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