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城山因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清幽的自然环境,自张道陵创教于大邑鹤鸣山、传教于青城洞天,遂成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本文以青城山修建于清代至民国的六所大型宫观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为切入点,研究青城山宫观的历史沿革、选址分布、建筑形制、空间环境、园林环境以及构筑技术与装饰艺术特色。以研究青城山宫观自身地域性特征为主线,把对比其他地区宫观、其他类型传统建筑作为隐线,以此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形成青城山较为系统的宫观建筑环境观。本文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明确了本文研究范围和内容,并梳理前人的研究,对道教的概况以及道教宫廷化的改造与宫观入道简要地概述,为后面对青城山宫观研究做铺垫。接着,在第二章探讨了青城山作为古蜀各族祭祀的神山以及秦汉时期的山川祭祀圣地,其祭祀建筑是后来宫观建筑的重要来源。并结合道教的发展演变,探讨了宫观的地域化入道。接着着重梳理了道教在青城山的传播和宫观历史沿革,探讨了青城山宫观兴建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概括了青城山宫观的地域性总体特色,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紧接着,在实地调研与测绘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青城山宫观选址、分布规律以及建筑布局特色。大量宫观集中建于青城山,这与青城山的自然风水环境、交通环境以及道教对名山大川的追求息息相关。青城山宫观按选址位置可以分为山巅、山间、山麓、洞穴四类,并强调与环境景观融洽、与传统风水理念融汇。宫观以散点分布来强调整体宗教氛围,形成这样的分布特点原因有两点。其一,符合宫观选址的基地环境在自然环境是散点分布。其二,宫观的组织自古是独立的,各观保持一定距离,能避免因宗教和经济原因争夺香客。青城山宫观采用合院的建筑布局,结合地势,不强调轴线的对称,灵活的组合。宫观功能包含神膳舍园四个方面,围绕轴线上的神殿展开功能,通过下穿的手法组织流线。其中供奉的神仙包括了民间民俗信仰,以及客舍占用宫观大部分用房,是宫观世俗化特征的重要表现。接下来,以丰富的测绘资料和实地调研为依据,重点探讨了青城山宫观的建筑环境空间特色。宫观选址山林,建筑秉承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强调建筑与环境融合:宫观通过高低变化的屋顶,重楼、跌落、披檐、叠楼等体量处理手法营造融入环境的建筑形态;通过依山就势的空间组织,围透结合的建筑界面处理形成与环境融合的空间环境;利用植物景观、地形高差以及牌楼式建筑形态,增强宫观建筑入口空间的序列与昭示,解决宫观隐于环境带来的矛盾。宫观随形就势的台地合院,收放空间的节奏、明暗空间的过渡和下穿空间的渗透形成丰富的山地空间体验,以及利用筑台、附崖、吊脚、出挑、跌落、梭坡、叠楼等山地空间处理手法智取空间,都表现出明显的山地空间特色。以周围景物为园林景观,以及朴素的庭院园林造景,使宫观表现出混然天趣的山地宫观园林特色。最后,文章着重探讨宫观地域营造技术与装饰艺术。宫观殿堂明间面阔取尺丈三尺八,进深双步落地,通过减柱移柱创造供奉神像的大空间,形成特色的平面布置。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组合使用,以及石柱与木构架组合使用,是青城山宫观的结构重要特色。宫观屋顶采用平、骑、穿、迭、叠等组合方式,结合山墙不收分的歇山顶,形成丰富的屋顶形态。通过采用嫩戗发戗的翼角,简化的如意斗拱,特色的出挑以及廊轩顶棚,构成丰富多彩而形象突出的檐下空间。结合道教宗教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的雕刻装饰,是构成了宫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六章,笔者对本文研究探析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文的写作,在学习和运用研究道教传统建筑方法的同时,也能从青城山宫观多反映的建筑特色及手法中汲取营养,使用到当代建筑创作中,以此弘扬传统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