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全球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研究仍存在诸多空缺,尤其是对主要水源——淡水河流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融合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群落生态学理论,以典型亚热带淡水河流巴河(包括上游支流胜利河及义水河)为对象,对不同微生境下9个断面17个位点的水体和底泥细菌群落的时空动态及污染胁迫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摘要如下:(1)水体和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研究仍存在诸多空缺,尤其是对主要水源——淡水河流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融合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群落生态学理论,以典型亚热带淡水河流巴河(包括上游支流胜利河及义水河)为对象,对不同微生境下9个断面17个位点的水体和底泥细菌群落的时空动态及污染胁迫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摘要如下:(1)水体和底泥群落中的优势门类主要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等,而丛毛单胞菌科细菌是巴河流域水体和底泥菌群的第一大优势类群(15.12%±10.16%),水体中的第二大类群为黄杆菌科(9.13%±6.31%),而在底泥中则是噬几丁质菌科(5.82%±2.94%)。此外,季节和断面因素对水体和底泥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数目、Shann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谱系变异度和谱系均匀度都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P<0.001)。(2)将七种经典的物种多度分布理论模型分别与水体和底泥群落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支持生态位理论的对数正态模型和基于中性理论的Volkov模型对水体群落的解释率分别为:45.1%和41.17%,相应地,两者对底泥群落的解释率分别为55.55%和13.33%。同时,Sloan中性群落模型对水体集合群落的拟合效果优于底泥(R~2水体=0.83,R~2底泥=0.72),且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迁移率m为0.33,而在底泥中仅为0.19。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在流动性的水体生态系统中,基于生态位的定向选择与中性随机过程均在细菌集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非流动性的底泥生态系统中,定向选择对细菌群落的形成和演替过程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3)以义水河-巴河连续系统中不同污染梯度下五个断面(W5-W9)的156个水体样本为对象,结合Sloan中性群落模型的拟合优劣以及群落共发生网络的结构分析发现:在上游W5断面的清洁水体环境中,Sloan中性群落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较高(R~2=0.87,m=0.65),群落的共发生网络具有较少的节点数(170)和边数(539)、较低的平均聚集系数(0.41)和较高的模块性(0.51);随着污染程度的升高,Sloan中性群落模型对排污口W9处群落数据的拟合度R~2下降至0.76(m=0.40),且网络结构中的节点数(283)和边数(3453)增多,平均聚集系数(0.52)升高,模块性(0.34)则降低。表明清洁水体中的细菌群落受到更多中性随机作用的影响,种间连接较为松散,形成较多的小型模块结构,使得群落网络结构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而当污染胁迫加重,菌群受到较高的环境选择作用影响时,更多的物种参与到网络结构中,彼此之间的连接增多,诸多小型模块相互融合,这使得细菌群落应对环境的敏感性和效率提高,有利于彼此在污染胁迫下的生存。(4)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借助Guimera网络节点划分方法探究了群落中关键种的类别及各自的作用。结果表明,模块枢纽类的物种多为广布种,具有较高的相对多度(0.91%),且呈中性分布(83.33%),与其他物种存在较多互益的正相关关系(63.49%);而连接器物种的多度则相对较低(0.41%),且多受制于环境因素(32.43%),与其他物种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较多(32.43%),极有可能在群落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以及群落中不同模块之间的协调互作中起重要作用,并进而引导着群落演替的方向。本研究较为详细地刻画了典型亚热带淡水河流中细菌群落的时空格局,揭示了“环境选择-随机过程”这一动态平衡在水体和底泥菌群演替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不同环境污染梯度—生态位/中性理论动态平衡—群落内部结构—关键种”的关联模式,深化了对亚热带淡水河流细菌群落格局和演替机制的理解,为河流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也为人类充分合理地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电催化CO2还原技术的出现成功将新能源开发与CO2转化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其可以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驱动下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与化学品,在降低CO2排放的同时还能以化学键的形势储存间歇性的清洁能源,促进能源的平均分配。电催化CO2还原的产物众多,其中甲酸是最具有经济应用前景的选择之一。在众多催化剂中,In基催化剂对甲酸盐产物表现出极高的选择性,并由于毒性低,环保友好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先进高强钢(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AHSS)具有很好的吸能性,在实现汽车轻量化和提高车身安全性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激光焊接以其高效高柔性的优势,成为车身薄壁构件高质高效制造的重要手段。然而,在AHSS薄板高速激光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不同位置的峰值温度、加热/冷却速度梯度极大,导致高度不均匀的组织、性能和残余应力分布,对焊接数值模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建设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国家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应的创新政策来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在这些创新政策中,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响应创新政策会设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即政策资源。那么,这些政策资源有哪些内容?政府是如何赋予它们价值的?企业会怎样看待并获得政策资源?它们能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带来经济收益?本研究
工程中很多优化问题涉及耗时的仿真或昂贵的实验。基于进化算法求解此类问题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真实评估,这会显著降低优化的效率。在代理模型辅助进化算法框架中,代理模型的预测信息可用于替代一些昂贵评估或辅助算法的搜索。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求解昂贵优化问题所需的真实评估次数,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足:(1)如果算法不考虑代理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则容易陷入局部最优;(2)算法对高维(变量或目标个数较多)问题的求解
探索人手运动奥秘,用工程科学方法再造人手的自然运动功能,既是人机共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梦想。本论文围绕如何建立人手自然运动功能机械重构的基本原理这一难题,从人手形态特征与人手自然运动规律、生物自然运动的分解与重构、承载人手自然运动特征的欠驱动假肢手机构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人手形态特征与人手自然运动规律方面:运用多目运动捕捉系统,开展了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omputer-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是制造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艺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作为CAPP的关键核心,工艺决策对机加工所需的方法与资源进行配置,实现设计信息向加工行为的转化。然而,CAPP中存在一系列过程复杂、约束繁多的离散决策任务,不易实现工艺的自主决策。本文以提升CAPP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为目标,对系统中多个决策困难任
磁性控制是未来电子学、自旋电子学、拓扑学和量子科技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基于二维材料的集成便利性,在二维晶体中诱导长程铁磁序有利于实现光、电、磁耦合的多功能器件。然而,目前所有的二维范德华本征铁磁体都限制于较低的居里温度,无法在室温稳定工作。并且无法有效调控磁矩大小、易磁化轴方向、电导率、迁移率等电学和磁学特征参数,继而无法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的铁磁诱导机制,研究了晶体缺陷、磁性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死亡疾病,全球超过31%的死亡是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方法,是检测和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而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对心电信号进行智能检测和诊断,成为心血管疾病智能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学习数据特征,且稳定性不足。近年来,以卷积神经网络
青光眼是排在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科疾病,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青光眼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致盲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结构,可将青光眼分为开角青光眼和闭角青光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因其无损伤、非介入、快速等优点在青光眼辅助筛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焊接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为满足客户需求,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机器人系统中加入了接触传感、电弧传感、激光传感、视觉传感等先进技术。文中以松下焊接机器人TA1400 GⅡ为例,结合理论进行合理分析,总结出焊丝接触传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