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训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中,先秦至南北朝家训是家训史上的重要时期,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成型的过程。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古代家训重视家庭、家族的传承与发展,将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视为一体。由于训诫者的修养不同、家族的家风不同,训诫内容也有差异。这一时期的家训主要集中于王室或皇室、士人阶层。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对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其中,儒学在家训发展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中国古代家训的传承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先秦家训分为四个阶段:西周之前、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周之前的家训材料可靠性成疑,故本文只作简单追溯。西周时期以周公家训为代表的王室家训主要是从政治意义上训诫族人,注意到个人行为对于家族发展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家训主要围绕治家之道与为政之道展开,重视个人的德行,重视孝道与礼制,重视家风,具有零散性、简明性的特点。通过分析儒、道、法、墨为代表的诸子思想与家训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并且由于儒家思想本身重视家庭、家族,它更适合家训的需要。秦代家训由于时代与材料所限,本文只作了简要勾勒。两汉家训分为皇室家训、士人家训和女训三个部分。这一时期的家训重视子孙的社会性发展,强调以德立身,学以入仕,依礼践行;重视女子对男子的依附性教育;重视士人气节。从社会史角度,本文分析了士人与家训的关系,认为家训的形成与士人所处的时代、自身的修养、家族的家风密切联系。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儒学、道家、法家对家训的影响,认为儒学的影响是主要的。魏晋南北朝家训主要分为魏晋和南北朝两个时期,具有综合性、细致性、普遍性特点。这一时期的家训要求子孙兼修儒道佛玄,读书入仕,孝悌于家,遵守家礼,谨慎言行,保身免祸;要求女子主修四德,兼修才艺。在思想上,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家训与儒学、玄学、道家、道教、佛教的关系,认为儒学仍然是家训的主导思想。从家族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家族与家训的关系,认为家族的家风不同,家训也不同,但他们都重视儒学思想的熏陶。这主要从三国时期与南朝时期皇室家训,以琅邪王氏家族与陈郡谢氏家族为代表的高门士族家训,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玄学家的家训三个方面分析。并且,本文以颜氏家族为代表分析了颜氏家训对家族传承与发展的作用。由于传统社会家庭、家族结构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先秦至南北朝家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重视血缘亲情,重视读书治学,重视孝悌礼仪,重视仕途,重视家族传承的特点。今天我们借鉴古代家训,结合时代要求,吸取其中的精华,继承并发扬家训中的人文精神,并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相结合,是十分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