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垂直距离的三维头影测量&聚丙烯酸/碳酸锶/二氧化硅复合物在牙本质敏感中的应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目的对于需要治疗的全口牙体表面组织丧失(Tooth surface lose TSL),常由于临床冠高度减低,在行咬合重建时缺乏正常的修复空间。传统的治疗方法常截断牙冠,或行冠延长向根方开辟修复空间,而不增加垂直距离(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 OVD)。OVD是否能被增加,通过修复体增加后的OVD是否能长期维持,一直饱受争议。上世纪30年代,许多学者认为升高OVD等咬合关系调整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MD),严重的可致骨关节病。因此,最初学术界认为OVD升高是不提倡的危险的治疗方法。时至90年代,随着询证医学以及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大量证据证明,咬合调整与TMD不存在因果关系。目前,TMD病因研究认为,其发生因素与咬合-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系统的调节功能失衡有关,影响调节功能的因素与激素水平,精神心理学等有关。除危险性外,一些学者认为升高后的OVD由于牙槽骨改建的代偿作用,仍会回复至升高前的高度,升高的效果不可靠。在对OVD的解剖学研究中发现,尽管TSL存在于多年龄段,但OVD趋向于不变,即TSL损失的临床冠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代偿。这类代偿可能来源于三个部分,牙、牙槽骨及下颌骨位移。X线研究分析发现,牙齿终生有持续的牙合方伸长现象。这一移动被解释为,根尖牙骨质持续性累积推动牙齿牙合方位移,直至接触对合牙。牙萌出趋势的代偿,在一定程度上可平衡TSL。但对于严重的TSL,临床牙冠的明显减低说明牙萌出无法完全补偿垂直向的高度损失。后牙支持丧失时,下颌前移位也可补偿部分垂直距离。对于牙槽骨,研究认为牙槽骨随牙伸长而牙合向生长的趋势并不明显。甚至一些研究认为,牙槽骨高度在无牙周炎的情况下,其高度终身不变。OVD减低的情况下,牙伸长以及下颌骨位移可能是维持OVD的代偿机制。而OVD升高后,牙是否出现压低,牙槽骨是否存在代偿性吸收而导致OVD回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虽然升高后的OVD是否会回复至升高前这一争论与OVD升高的可靠性密切关联,但时至今日,相关实验研究仍非常少,大量论证依旧以经验性讨论为主。因此,本实验利用CBCT三维重建设计了一种骨性OVD测量系统。该系统除了在整体上测量了前下面高(Anterior lower facial heights ALFHs),还测量了牙位对应的牙槽突高度(Alveolar process heights APHs),咬合状态下临床牙冠高度(Occlusal dentition height ODH)及髁状突相对位置。并对纳入筛选标准的6例OVD升高的咬合重建病例进行分析。本研究为OVD升高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病例研究分析提出了初步的结论。第一部分 咬合升高后颌面垂直距离变化的三维投影测量实验一 垂直距离CBCT三维投影测设计及观察者间可靠性检测[材料方法]高分辨Newtom CBCT(QR s.r.l.Silvestrini,2037135 Verona,Italy)的DICOM格式导出,SIM/Plant O&O软件(Materialize,Leuven,Belgium)三维测量系统设计。测量系统设计完成后,从资料库中任意选择3组数据,三位不同的测量者对ALFHs(包括Me-ANS,Me-FHP,ANS-FHP和Me-ANS’)及56个全口牙假设侧位点进行观察者内可靠性分析(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 ICC)。[结果]三维投影测量系统设计为ALFHs,APHs两部分,SIM/Plant O&O二维测量主要包括骨面型测量(Vertical facial patterns VFP)和关节腔间隙测量(Condyle space CS)。选择三维Frankfort平面及下颌平面为参考平面,对直线距离、平面间距及夹角角度进行测量。ICC结果显示60个测量项目值为0.936至0.999,平均值为0.993,显示了明显的可靠性。实验二 观察对象数据统计分析[材料方法]设置适当的纳入标准及筛除标准,对数据库内病例进行筛选。结合临床病例记录,对入选病例术前及术后两年的ALFHs,APHs,VFP和CS进行测量。将数据在SPSS 22.0中行配对T检验(P<0.05)。[结果]根据筛选标准,选择6例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1.8岁,男性3名,女性3名。ALFHs(包括Me-ANS,Me-FHP,ANS-FHP和Me-ANS’)和VFP从直线距离,面间距及线夹角三类测量项目显示,升高的OVD并未回落至升高前数值。APHs术前术后对比未出现明显差异。ODH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压低。CS结果显示,6名患者12个关节腔截面显示,术后两年后,一半髁状突位置发生了相对位移。[结论]1.本研究首次设计了OVD三维头影测量系统,该系统经ICC检测认为可靠性高;2.对6例入选病例术前及术后两年的CBCT进行分析,升高后的OVD未回落至术前数值。患者上下颌牙槽骨高度并未发生明显的垂直向高度变化,咬合临床牙冠高度有明显降低,且关节腔间隙测量结果提示,下颌骨在术后两年存在矢状方向的位移。[第二部分]研究背景和目的牙本质敏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临床问题,常由于龋病、磨损、酸蚀,或医源性的牙体预备等原因导致牙本质的暴露,继而引起疼痛不适。除引起不适感外,暴露的牙本质还易发生刺激性或感染性牙髓炎症。目前,牙本质敏感治疗方案多种多样,然而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抗牙本质敏感材料的稳定性存在疑问。在该部分实验中,一种新的聚丙烯酸/碳酸锶/二氧化硅复合物被合成,并应用于堵塞牙本质小管。该复合材料模拟自然界盐下层系有机质引导碳酸盐及二氧化硅混合沉淀的自然现象,在常温常压下将锶硅复合物沉积在牙本质表面,堵塞牙本质小管。该复合物制备,选择聚丙烯酸这一经典的聚合物电解质。作为有机酸引导复合物与牙本质发生离子交换,渗入牙本质小管。高表面能聚合物包裹锶盐结晶,优先沉积在凹凸不平的牙本质表面,在其后的沉积过程中,随着二氧化硅的沉淀,锶盐尺寸也得到了控制。此外,锶元素可部分或完全替换羟基磷灰石中的钙元素,形成溶解性更高,生物活性强的锶磷灰石。该材料被证实在初始pH值8.5,9.5,10.5及11.5时,均能产生较好的堵孔效果,堵孔深度达到7-50μm不等,且随着初始pH值增加,抗粪肠球菌的能力增强。此外,在人工唾液中,该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再矿化能力。第二部分 聚丙烯酸烯/碳酸锶/二氧化硅复合物在牙本质敏感中的应用实验一 多种碳酸锶复合物制备及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对比[材料方法]用不同方法制备碳酸锶材料,应用于牙本质小管暴露的牙本质片表面,观察堵孔效果,共分五组进行比较,空白组:切割处理后的牙本质片浸泡在去离子水中;PAAwt2000/Sr组:1%PAAwt2000与六水氯化锶混合液(pH1 1.5);PAAwt2000/Sr/Si组:1%PAAwt2000与六水氯化锶及硅酸钠混合液(pH11.5);PAAwt5000/Sr/Si组:1%PAAwt2000与六水氯化锶及硅酸钠混合液(pH11.5);纳米碳酸锶组:六水氯化锶乙醇混合液室温下逐滴加入碳酸钠乙醇混合液中,离心搅拌24小时。每组6片牙本质浸泡3天后,取出干燥,于扫描电镜下观察表面及纵截面。[结果]在纵截面观察中,PAAwt2000/Sr/Si组及PAAwt5000/Sr/Si组体现了一定的堵孔效果。在PAAwt2000/Sr/Si组中,小管内堵塞深度约20-30μm;PAAwt5000/Sr/Si组中,管壁内出现散在的方形结晶物,浸润深度40-50μm,管内物质不规则,并未完全堵塞小管。实验二 聚丙烯酸/纳米碳酸锶硅复合物的材料学性能表征[材料方法]根据实验一结果,选择堵孔效果理想的PAAwt2000/Sr/Si组进行材料表征的研究,将材料设置为5组:空白组,A组:pH8.5,B组:pH9.5,C组:pH10.5及D组:pH11.5四组。每组溶液处理3片牙本质,将处理后的牙本质片进行显微拉曼,ATR/FTIR,EDS,FESEM检测,处理液行FTIR,XRD,TEM检测。[结果]实验组(A、B、C和D组)牙本质表面沉积了一层均匀的锶硅复合物,其中二氧化硅是以Q1,Q2形态为主的硅氧四面体,锶以碳酸锶为主要形式存在。实验三 聚丙烯酸/纳米碳酸锶/二氧化硅复合物堵孔效果研究[材料方法]根据实验二分组,模拟口腔内酸蚀效果,将各组用6%柠檬酸处理2min。冷冻干燥,观察未酸处理、酸处理牙本质表面,及纵截面面渗透深度。将未酸处理的牙本质片进行堵孔率研究。[结果]实验组在酸处理和未酸处理的牙本质表面有均匀沉淀物覆盖,且纵截面研究中,四组实验组均有深入牙本质小管的堵塞材料,渗入深度达7-40μm。实验四聚丙烯酸/纳米碳酸锶硅复合物体外抗菌性能研究[材料方法]将处理后的牙本质片与粪肠球菌(E.faecalis)共培养4、12及24小时,取出菌液涂布于培养皿中过夜培养,定量分析各组菌落数量并选取标志性培养皿拍照记录。将处理后的牙本质片,置于人工唾液中7天,观察第1、3、7天的拉曼光谱。对特征峰半高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量分析粪肠球菌培养皿中4、12及24小时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四组实验组皆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四组材料对粪肠球菌均有抗菌性。在矿化实验中,四组显微拉曼测试中v1960cm-1均有升高,且1070cm-1均有降低,显示了再矿化能力。[结论]1,本研究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碳酸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其中碳酸锶晶体在聚丙烯酸和二氧化硅的引导下形成。该复合材料在较大pH变化范围内(pH8.5、9.5、10.5和11.5),展现了不同程度的堵孔效果及抗酸性能,是一种具有良好pH环境适应性的牙本质小管阻塞材料。2,合成的聚丙烯酸/碳酸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不仅能封闭牙本质小管,还能抑制粪肠球菌的生长,体现了抗菌性能。在拉曼光谱研究中,该材料也体现了一定的再矿化能力。
其他文献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内较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思维迟滞、妄想、思维缺失等)、感知觉障碍(感受到不存在于客观环境中的感官刺激,如幻听、幻视、幻触、幻嗅等);这些症状的存在可导致特异的思维、情感或是行为表现,且这些表现与症状有很高的关联性,但与对客观环境则呈严重的不协调、瓦解表现。由于精神分裂症症状表现复杂,且患者或家属亦无法准确、客观的描述患者的体验,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慢性退行性疾病,传统治疗药物尚不能从根本上修复PD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随着对P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靶点得以发现和应用,包括一些小分子靶向化合物。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脑中最重要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能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以及突触蛋白表达,并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体外实验还证实DHA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成
目的: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CCH)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脑低灌注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不仅与能量代谢障碍、神经元电活动异常、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等病理改变有关,淀粉样肽级联反应、tau蛋白病理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
背景(1)遗传性共济失调根据其遗传模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和线粒体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ARCA)属于一种具有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Friedreich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E缺乏性共济失调、Charlevoix-Saguenay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共济失调(ARSACS)、脂蛋白缺乏症以及1型和2型动眼神经失用性共济失调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数据统计,2012年全球新发GC约951000例,占所有肿瘤新发病例的6.8%,而GC病死人数为723000人,占所有肿瘤病死人数的8.8%,G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第五位和第三位。另外,每年超过70%的胃癌新发病例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由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恶性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在全球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该病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较为多发,而在南亚、中亚及非洲则比较少见。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于CRC的早期诊断与预后的评价依然是个难题,并且大约有20%的CRC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目前我国CRC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1%。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过
目的: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配体之一,EPGN(Epithelial mitogen)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极少有人研究,而EPGN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发病尤其是与鼻咽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EPGN在HNSCC尤其是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可能的分子机制。方
目的:癌细胞的转移是癌症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针对肿瘤细胞运动能力调控从植物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是近年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文献报道传统抗疟药青蒿素对诸多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参与了细胞骨架重排,在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多种癌症中上调,但具体调控机制尚有待研究。本论文利用GAPDH转基因小鼠和DEN诱导的肝癌模型,揭示GAPDH激活细胞增殖和上调炎症相关因子,并加剧肝癌的发生发展。在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中,过表达GAPDH或酶活性区域缺失GAPDH(GAPDH△CD)均可以相似程度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头颈部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OS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案仍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且因为其较高的区域转移、局部复发及对化疗的耐药性,OSC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未有明显提高。因此,开发新的治疗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