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运动动词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母语习得还是二语习得都具有很多相似性,人生来就具有语言本能和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而物质世界,运动无处不在,运动在人类思维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运动的研究有利于揭示人类思维认知的规律。这种认知规律也会透过语言而传递出来。众所周知,语言之间的异同也往往依赖于动词的表现。运动动词作为最具动词特征的词,在语言中自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词汇习得研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中心,动词的研究也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在对动词的研究中,不同程度的关注了对运动动词的研究。但受到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大部分的研究都从单个运动动词的语法意义入手进行阐述,分析了学习者的使用错误和教学误区。从这些研究来看,国内英语学习者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习者们死记硬背语法条款,却无法灵活运用动词,甚至在写作中出现大量的动词使用错误。由此可见,对运动动词进行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从认知角度进行运动动词的研究在国内英语研究领域中并不多见,更具挑战性。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规律,以人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说明语言中词汇产生、发展和习得的内在机制,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有序性以及词汇在大脑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英语运动动词,不只是理论阐述上的突破,更具有方法论上的优势。本论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与典型理论、动作方位概念框架、运动事件框架和复合空间理论四个主要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语料库研究方法以及错误分析法,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者习得英语运动动词是否有一些规则?如果有,这些规则是什么?2)中国学习者对常用的运动动词使用的准确率是否明显优于对生疏运动动词使用的准确率?3)中国学习者对这些规则的敏感程度如何?这样的敏感性是否会随着对英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而有所增长?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与错误分析方法,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类型的英语运动动词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对英语运动动词的学习也必须遵循运动动词本身的特征。英语运动动词的语法形式直接反映的是认知模式,认知模式的差异就决定了英语运动动词的使用表现形式。英语运动动词的语法形式,句法行为都与其语义和语用效果密不可分。因此,要更好的掌握英语运动动词,必须建立起认知模式,不能单纯的去死记硬背语法条规。当然,运动动词的习得规律其实与认知规律相关联,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中国学习者对熟悉的运动动词使用的准确率不一定优于对生疏动词使用的准确率。3)随着对英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的增长,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运动动词的规则的敏感性会有所提高。全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从动词的分类入手,展现动词分类依据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分别从语法角度、形态学角度、语义等角度将英语动词的分类进行梳理,进而讨论了运动动词的定义和分类,并选择了以句法行为角度进行英语运动动词的分类作为本研究英语运动动词的分类依据。其次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英语动词进行的研究,进而归纳了国内外对英语运动动词研究的现状。最后是本章小结。本章内容不仅是起到文献综述的作用,更重要的指出各流派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提出笔者的观点。第三章是英语运动动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认知语言学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认知语言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理论,而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认为语言和人的认知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认知语言学中有相当的理论框架都可以用来研究语言。而运动动词作为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当然也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本章简略介绍了范畴化与典型理论对英语运动动词的解释,其次简略介绍了认知框架中的动作方位概念框架,重点阐述运动事件框架对英语运动动词的描述,进一步结合复合空间理论对英语运动动词的语用效果进行阐述。第四章是研究设计。本文采用了认知理论描述法、语料库研究方法和错误研究法。在前面的章节已经详细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四种理论框架,本章着重是介绍语料库研究方法,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本文要使用的三个语料库,分别是: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英语书面语语料库(LOB)。与此同时,还介绍了错误分析法。在本章中,还提出了几个研究问题。第五章基于BNC语料库对英语运动动词使用的分析。本章借助BNC语料库的语料和数据,结合认知理论分析了包括escape,leave,roll和run四个不同类别运动动词,揭示了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并得出结论: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运动动词的时候,除了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更多展现的是语义和语用的效果,从运动动词本身的特点,到隐喻和转喻的拓展,赋予了运动动词新的语义和语用效果,而这个过程正是认知机制在发挥着作用。第六章基于CLEC语料库对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运动动词的分析。本章借助CLEC和LOB语料库的语料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运动动词时的差异。其次还列举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四个运动动词时所出现的失误,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较之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运动动词的时候更倾向于表达比较完整的运动事件框架,而所犯的言语失误基本集中在动词时态的错误上,而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者所表现的错误类型也有所区别。第七章是结论。在这一章里,谈到了本论文的结论,创新和贡献。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最重要的是指出本研究对于英语运动动词教学和学习的启示,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其他文献
毛竹作为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生态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对其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毛竹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就毛竹种子的保存、萌发特性、愈伤组织
H13钢是应用广泛的热作模具钢品种,我国H13模具钢性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等向性能差距尤为明显。分析了影响H13钢凝固组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化学成分优化的方向和
本文通过对“书法传统”作清晰地分析、研究和梳理,以指导我们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书法传统。这篇文章将以形而下的技(笔法即执笔和运笔)去表现形而上的
散文,以其形式的自由和真情的流露,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不同的语言表达,迥异的文化背景,为散文翻译设置了重重障碍。基于文本为中心的传统译论,难以解决这些桎梏。接受美
本文针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1)对国内外再生混凝土和再生骨料空心砌块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析。(2)结合当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世界上大约有100万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70%~85%的晚期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1]。尸检检出率更高[3],据调查,在乳腺癌致死病例
"六步教学法"是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实施的常用方法,六个步骤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包括不论学习情境大小的使用、不合理的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及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相关性。探讨MTHFR基因、PAI-1基因在早产及痉挛型脑性瘫痪发
目的:临床观察中药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探索通脉颗粒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及CRP的作用机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品逐渐走进了我国消费者中,良好的宏观大环境和消费观念的逐步成熟使得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动机初步形成。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从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