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宴饮诗又称“燕饮诗”或“燕飨诗”,主要是对宴飨群神祖妣、君臣及亲朋场景的记录和描述。依据举行宴饮目的和意义的不同,可具体细分为祭祀宴饮诗、政治宴饮诗和世俗性宴饮诗三大类。
《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之一,题材多样,而宴饮诗则以其独特的描写视角成为众多学者竞相研究的对象。步前辈专家之“踵武”,本文选取《诗经》宴饮类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的礼乐制度、民俗理论和考古发现,进行宴饮诗文化溯源;在系统梳理《诗经》宴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礼乐制度研究。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和宴饮诗溯源。首先从字源考释入手概括宴饮诗的定义,进而论述《诗经》宴饮诗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整合国内外与之相关的学术动态、研究现状及现已取得的成果,并指明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观点。然后综合文献与考古资料进行宴饮诗溯源,从根源上明确其典礼性质和宗教祭祀意义,进而结合相关礼制揭示宴饮诗中礼仪程式叙写的必要,并运用“夸富宴” 理论阐释宴饮诗发端的潜在心理机制。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诗经》宴饮诗类纂及其礼乐分析。首先,细分为回报神族、祈求福禄的宗庙祭祀宴饮诗、“亲族人,序昭缪,别礼仪”的政治性宴饮诗和流露人伦挚情的世俗类宴饮诗三大类。通过梳理《诗经》中的宴饮资料,为后面的研究做好材料准备。然后,从礼制角度入手,分析相关祭祀宴饮诗以还原先秦“飨尸”礼,并通过研究相关政治宴饮诗再现先秦燕礼的具体程式。
第三部分为《诗经》宴饮诗艺术分析及其影响。在艺术表现上:《诗经》宴饮诗多以“起兴”开篇,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紧接着以“赋笔”手法侧重对宴饮过程中“礼仪”程式的叙写,突出主宾间的“亲亲”之意。最后,总结《诗经》宴饮诗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为结语,介绍文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