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长期预后分析背景和目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左室容积减小,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在静息或激发状态下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衰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经过药物治疗临床症状仍然较重的患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心肌切除术和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外科手术是治疗的金标准。化学消融是一种可替代的方法。其长期预后如何,化学消融术是否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率,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化学消融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判断其长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录我院2005年9月至2013年12月进行化学消融术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通过查阅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电话、门诊随访患者的生命状态、临床表现,心功能情况,死亡的患者向其家属了解死亡过程及死亡原因。来门诊的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通过Kaplan-Meir法记录生存曲线,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连续收录患者227例,平均年龄47.74±11.65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42年(3.00年,5.83年),范围1.17年-9.93年,随访率为97.4%。住院期间1例因腹膜后出血死亡;2例室颤,2例持续室速,均成功电转复;4例心包填塞;35.7%的患者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例,5例晚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例;长期随访, 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1.57±0.71vs2.88±0.62,P=0.000),黑曚晕厥发生率显著下降(2.6% vs 39.2%,P=0.035),远期随访超声心动图左室流出道压差显著下降(42.67±35.31mmHg vs 89.69±32.13mmHg,P=0.000),左房内径显著下降(38.19±5.59mm vs 41.15±5.59mm,P=0.000),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18.18±5.79mm vs20.53±5.52mm,P=0.001)。长期随访共有6例死亡,其中4例心源性死亡,3例为猝死,1例因房颤脑栓塞死亡,一例因直肠癌死亡,1例脑出血,6例新发房颤,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8例外科心肌切除术,3例行二次化学消融术。1年、5年、10年无全因死亡生存率分别为100%,96%,96%。1年、5年、10年无死亡、无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6%,70%,多因素分析术后左室流出道残余压差(OR值1.027(1.006-1.048),P=0.012),无水酒精用量少(OR值0.596(0.398-0.892),P=0.012),术中未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OR值0.332(0.124-0.886),P=0.028)是心源性死亡及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长期预后良好,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率无显著增加,左室流出道残余压差、无水酒精用量及术中是否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Ⅱ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疗效评价的作用背景和目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多肽分子,由心肌细胞分泌,当室壁张力增高时,分泌增加。它可协助诊断并准确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是心衰指南唯一推荐的心脏标志物。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室壁张力增加,NT-proBNP水平增高。化学消融术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有效方法,血浆NT-proBNP水平在消融术后变化特点如何,是否对手术效果有预测作用,目前鲜有文献报道方法选取我院化学消融患者,术前采用酶连免疫的方法测定NT-proBNP水平,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术后2-3天及长期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水平。根据压差是否下降50%,分为手术预后良好组及手术预后不佳组。比较NT-proBNP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比较术前,术后2-3天及长期随访时NT-proBNP变化特点,比较手术成功与不成功组NT-proBNP的变化特点。结果对82例患者术前测定NT-proBN P水平,NT-proBN P水平高的一组,室间隔厚度(23.66±6.46mm vs 20.79±4.56mm,P=0.035),左室后壁厚度(12.79±2.99mm vs 11.50±2.35mm,p=0.048),最大左室厚度(28.03±5.66mm vs25.18 ±4.81mm,P=0.027)左房前后径均显著升高(40.73±4.86mm vs 38.08±6.17mm,P=0.049)。化学消融术后2-3天NT-proBN P水平升高(1841.79±1310.88 fmol/ml vs 1552.15±951.57 fmol/ml,P=0.066),长期随访时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1038.46±714.03 fmol/ml vs 1552.15±951.57 fmol/ml,P=0.000),手术预后良好组NT-proBN P水平下降更显著(760.52±1029.24 fmol/ml vs113.72±646.42 fmol/ml,P=0.005).结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房大小及心室肥厚程度显著相关,长期随访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手术成功组NT-proBNP下降更显著,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可预测手术疗效。Ⅲ冠状动脉间隔支特点与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和目的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向间隔支注入无水酒精,造成相应灌注区域的心肌坏死,使局部肥厚心肌变薄,心室流出道增宽,从而改善流出道梗阻,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可能与间隔支的特点及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如何确定合适的间隔支进行消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关冠脉特点与化学消融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前文献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消融术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冠状动脉的差异,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冠脉特点筛选合适的患者进行化学消融,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将55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流出道压差是否下降50%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佳组,采用QCA的方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记录消融间隔支直径、长度,相邻间隔支直径、长度,消融间隔支支数,相邻间隔支和消融间隔支的距离,消融间隔支至前降支开口距离,造影剂滞留面积。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比较,消融间隔支直径显著增大(1.75±0.36 mm vs 1.48±0.41mm,P=0.012),消融间隔支与相邻间隔支距离显著增大(18.80±10.20mm vs13.04±6.6mm,P=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融间隔支直径(OR值6.652(1.445-30.626),P=0.015)及消融间隔支与相邻间隔支的距离(OR值1.102(1.213-1.002),P=0.046)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特点与化学消融手术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消融间隔支粗大及消融间隔支与相邻间隔支距离较大的患者手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