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T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ma,TCL)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临床多表现为侵袭性或高度侵袭性,病程进展快,生存期短,对一般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反应不佳,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寻找对其更有效的治疗措施,但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通过影响细胞内调节蛋白的降解,控制NF-кB活性,从而抑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吡柔比星(Pirarubicin)可通过进入细胞内迅速嵌入DNA核酸碱基对间,干扰转录过程,干扰mRNA合成,通过影响DNA聚合酶活性阻止DNA的合成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体外实验及多中心临床研究均证实硼替佐米(BTZ)、吡柔比星(THP)对多种实体肿瘤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但硼替佐米对T细胞淋巴瘤是否存在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且硼替佐米与吡柔比星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将探讨硼替佐米在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细胞及原代T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诱导凋亡作用,同时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的协同作用,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细胞培养及分组:体外培养Jurkat细胞株,以及分离原代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培养,用不同浓度梯度的BTZ、THP单用及联合应用对细胞进行凋亡刺激24h和48h。2、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Counting Kit-8,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分析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分析两药联合是否存在协同效应。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经药物刺激后的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细胞变暗无光泽,细胞膜不完整,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碎裂等,随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凋亡程度越大。2、细胞计数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受抑制程度结果显示:①BTZ、THP单药对Jurkat细胞和原代T白血病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②当用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联合小剂量吡柔比星对Jurkat细胞进行干预24h时,和硼替佐米单药组相比,各浓度的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对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表明BTZ和THP联用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作用于原代T细胞白血病细胞时,BTZ和THP联合应用同样出现显著的协同效应。③但BTZ单用及联合THP对Jurkat细胞和原代T白血病细胞作用效果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显示:①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处理Jurkat细胞和原代T细胞白血病细胞24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明显增加。②而当用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联合吡柔比星对细胞进行诱导凋亡时,流式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应用促细胞凋亡效率高于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单药使用组(P<0.01)。③但BTZ诱导Jurkat细胞和原代T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4、免疫荧光技术结果显示:Jurkat细胞和原代T白血病细胞经药物作用后,细胞发生凋亡而导致细胞膜不完整,碘化丙啶透过缺损的胞膜而使胞核着色,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这种细胞核被染成红色的现象越明显,提示凋亡的细胞越多。结论:1、硼替佐米可以诱导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和原代T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且诱导细胞凋亡率存在浓度与时间依赖性。2、硼替佐米与吡柔比星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二者联用能增强硼替佐米诱导Jurkat细胞和原代T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3、硼替佐米单药及联合吡柔比星应用于Jurkat细胞和原代T细胞白血病细胞不存在明显差异。4、本实验结果为硼替佐米在临床治疗T细胞来源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