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跟踪比较水中镇痛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和传统分娩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探索水中镇痛对其分娩过程中疼痛的改善,尤其是重度疼痛的发生情况及累计时间的影响。方法依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39例单胎足月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其中水中镇痛组(简称水中组)56例、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简称静脉组)37例和传统阴道分娩组(简称传统组)46例。应用NRS评分法,收集三组产妇在宫口开至2-3cm或镇痛前1min、镇痛后10min、镇痛后30min、镇痛后60min的疼痛情况,同时收集产妇最痛点疼痛评分及重度疼痛的累积时间。比较镇痛副反应、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⑴与传统组相比,水中组镇痛后NRS评分明显降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静脉组相比,水中组镇痛后10min的NRS评分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镇痛后60min的NRS评分高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水中组最痛点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较静脉组也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⑶水中组累计重度疼痛时间较传统组缩短,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静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三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水中组催产素应用例数少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镇痛在不增加产程中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有效的缓解了初产妇的分娩疼痛,尤其是降低了最痛点,缩短了累计重度疼痛的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性镇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