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长期、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糖尿病伴发的慢性并发症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根据视网膜是否有新生血管形成,将DR分为两期:背景性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iabetic Retinopathy, BDR)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DR缺乏早期症状,患者发现视觉异常时往往已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DR已经成为引起劳动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DR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DR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DR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糖代谢机制紊乱、多元醇—肌醇代谢通路的异常、非酶性糖基化作用、蛋白激酶C激活、血管舒张性前列腺产物、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等都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细胞因子在DR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将DR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一并研究,分析它们在DR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为D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