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中医证型及运用SARC-Calf量表评估的积分分布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骼肌减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骨骼肌肌量、肌力减低伴机体功能减退的,造成老年人群摔倒、活动障碍、衰弱甚至死亡等一系列不利后果的疾病,其与増龄密切相关,属于中医中“痿病”的范畴。随着全球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近年来国内外对骨骼肌减少症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鲜有中医对骨骼肌减少症的认识的研究,本课题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及中医症状赋分,了解骨伤科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病例的中医证型、中医症状积分分布情况,以期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中医药诊治与预防提供参考;结合体成分分析检查及对病例进行微型营养评定、体育运动(PARS-3)、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跌倒功效量表的调查,探究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同时运用SARC-Calf量表与SARC-F量表分别对骨伤科住院患者进行骨骼肌减少症病例的筛查,探究两量表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差异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一:1.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dual X ray absorptiometry,DXA)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年龄≥50岁的住院病例行体成分检测,(1)以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小组(Asia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提出的骨骼肌减少症的诊断标准确诊骨骼肌减少症病例,通过诊断标准将纳入病例分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2)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痿病》的标准对肌少症组病例进行证候分型判定;(3)使用《中医症状量化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述评》中的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原则对各证型的肌少症病例进行症状量化评分,探究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病例的中医证型、中医症状积分分布情况。2.对两组病例使用微型营养评定、体育运动(PARS-3)、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跌倒功效量表进行调查,探究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二,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年龄≥50岁的住院病例;在以亚洲肌少症工作小组(AWGS2019)提出的诊断骨骼肌减少症病例的标准作为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纳入的非肌少症组与肌少症组病例同时使用SARC-Calf量表与SARC-F量表进行筛查,以探究两量表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及差异情况。结果:研究一1.本次研究共纳入263例住院病例进行体成分检测与分析,平均年龄65.5(50,95)岁,其中女性病例220例(占84%)、男性病例43例(占16%);非肌少症病例人数为77例(占29.3%),肌少症病例人数为186例(总体患病率为70.7%)。186例肌少症病例中男性病例28例(占15.1%),患病率为65.1%;女性病例158例(占84.9%),患病率为71.8%。2.将肌少症病例按照5岁的间距进行分层,各年龄层间的肌少症患病率总体呈逐渐递增趋势,且年龄层段肌少症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50~54岁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26.7%,55~59岁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63.2%,60~64岁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78%,65~69岁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68.4%,70~74岁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80.0%,75~79岁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92.9%,80岁及以上病例肌少症患病率为93.3%。3.对非肌少症与肌少症两组病例基线临床特征比较:两组病例性别无显著差异(P=0.377);肌少症组病例年龄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肌少症组病例BMI、FMI、骨密度、骨矿含量、脂肪质量、消瘦+骨矿含量质量、大腿围、小腿围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ADL、营养、体育运动有显著差异(P<0.001);4.基线临床特征回归分析:在单因素回归分析中年龄分组、BMI、ASMI、小腿围度、营养、SPPB、握力状况、骨矿含量、BMD为老年骨伤科病例是否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ASMI[OR=0.007,95%CI(0.001,0.66)]、握力状况[OR=0.012,95%CI(0.001,0.124)]为老年骨伤科病例是否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回归系数为负,为保护因素。5.将186例肌少症病例经中医辨证分型后,肝肾亏虚型肌少症患病率最高为105例(占56.5%),其次为脾胃虚弱型37例(占19.9%),瘀阻脉络型22例(占11.8%),肺热津伤型肌少症12例(占6.5%),湿热浸淫型10例(占5.4%);按照中医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类,肌少症病例中中医症状为中度占比最高为54.3%,其次为重度23.7%,轻度22.0%。研究二1.采用AWGS2019标准作为诊断标准,同时使用SARC-F量表与SARC-Calf量表对骨伤科263例病例进行肌少症诊断筛查,其中男性43例,女性220例。经AWGS2019标准诊断下男性非肌少症15例,肌少症28例;女性非肌少症62例,肌少症158例。经SARC-Calf量表筛查下男性非肌少症20例,肌少症23例;女性非肌少症111例,肌少症109例。经SARC-F量表筛查下男性非肌少症25例,肌少症18例;女性非肌少症143例;肌少症77例。男性经SARC-F量表与SARC-Calf量表筛查后非肌少症病例与肌少症病例各项目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经SARC-F量表与SARC-Calf量表筛查后非肌少症病例与肌少症病例各项目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使用SARC-F与SARC-Calf量表对骨伤科病例进行肌少症筛查的灵敏度分别为43.1%,60.75%,特异度分别为80.52%,72.32%,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4.21%,85.61%,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36.90%,44.27%,准确度分别为53.99%,65.02%。3.采用Med Calc软件分别绘制SARC-F量表与SARC-Calf量表的ROC曲线,SARC-F量表的AUC值为0.732,约登指数为0.3479,最佳截点为>1,95%CI(0.674~0.784),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RC-Calf量表的AUC值为0.763,约登指数为0.3733,最佳截点为>5,95%CI(0.707~0.813),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SARC-Calf量表与SARC-F量表ROC曲线进行比较,AUC差值为0.0317,P=0.2787(>0.05),两种量表在诊断肌少症病例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肌少症在老年骨伤科病例的患病率为70.7%,男性患病率为65.1%,女性患病率为71.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肌少症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在各年龄层间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重度肌少症的患病率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ASMI、握力状况是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为肌少症的保护因素;3.肌少症病例的中医证型以肝肾亏虚型为主,其次是脾胃虚弱型、瘀阻脉络型、肺热津伤型、湿热浸淫型;4.SARC-Calf量表对老年肌少症的筛查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要高于SARC-F量表,特异度低于SARC-F量表,虽然两量表在筛查诊断肌少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SARC-Calf量表敏感度要高于SARC-F量表,因此,相较之下更推荐使用SARC-Calf量表进行肌少症的筛查。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治疗恢复期良性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以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随机分组选取2019年0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62名临床受试者,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等一
目的:以“通补奇经”理论为基础,观察针药结合法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IR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治疗PCOS-IR提供一种更为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设计,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8名肾虚痰湿型PCOS-I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针药结合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治疗组在“通补奇经”理论指
目的观察心脑血脉宁治疗气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HT,简称甲减)的临床疗效,探索心脑血脉宁对甲减大鼠甲状腺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初步探讨心脑血脉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可能机制,为心脑血脉宁的临床运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特需门诊就诊且符合要求的气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目的:检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血清中IL-10(Interleukin-10,白介素-10)、IL-17(Interleukin-17,白介素-17)及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变化,分析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及与部分炎性因子的关系。并通过比较毫火针高密度点刺、局部疱疹点刺与单纯口服西药3种不同治疗方式对于缓解头
研究背景:KOA患者可因膝关节疼痛引起反应性肌张力增高、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KOA发生膝内翻畸形时,膝关节中软骨表面、半月板所受应力较正常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内侧间室处于高负荷状态,胫骨高位截骨是“骨正筋柔”理论指导下的代表保膝措施,手术结束后,恢复下肢力线,纠正内翻畸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内侧间室应力发生改变。研究目的:实验一:探究基于“骨正筋柔”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各种疗效指标的干预情况,从而对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按照本课题研究制定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筛选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将患者基本信息输入SPSS22.0数据库,应用SPSS22.0将患者随机
目的:本课题在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辨病相结合思想的指导下,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CKDG2A2-3期脾肾气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药物干预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包括实验室检测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治疗效果,以便更好地控制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肾脏纤维化程度,延缓疾病进展,为CKD的早期防治及预后改善提供诊疗思路和临床借鉴。方法:选取符合CKDG2A2-3期脾肾气虚兼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
目的癌因性疲乏,即与癌症相关的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它发生快、持续时间长,严重损害肿瘤患者的身体机能并加重其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对CRF的干预手段有限且效果不够显著。此次临床研究通过观察升阳益胃汤合三仙汤加减治疗气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最终达到改善肿瘤患
中医体质体质的形成是由先后天共同决定的,体质是一种在生理结构、功能活动、心里性格上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质,但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临床上阳虚型肌少症患者最为常见,有研究表明阳虚型老年痿病患者高达67%。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少症,是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综合症,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的资料分析表明,世界人口老龄
目的:观察夹脊穴针刺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依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85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所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