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s disease,BD)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 按照Bennett等提出的BD诊断标准,收集住院确诊的BD患者100例,对照组1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特征、个人行为特征、既往病史、家族史,并检测血糖、血脂、血流变、血纤维蛋白原等,记录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述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 1.关联强度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16个因素与BD的发病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中风病史、既住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Lpa)、血沉、纤维蛋白原(FIB)、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及狭窄程度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职业、经常食用蔬菜、家族中高血压、家族中糖尿病、家族中中风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红细胞压积、高粘血症等与BD的发病无关联。多因素分析表明中风病史、高血压病史、肥胖(BMI≥26)、饮酒史、高龄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和OR 95%CI分别为29.26(4.65,81.37)、4.37(1.28,19.32)、3.31(1.34,8.41)、7.43(1.29,52.97)、1.21(1.19,1.37)。将多因素分析模型中中风病程、高血压病程及饮酒年限按时间段重新赋值。多因素分析表明中风病程、高血压病程及饮酒年限与BD发病有关。其OR值和OR95%CI分别为21.25(4.50,100.28)、10.59(1.29,86.27)、3.02(0.86,10.61)。 2.交互作用分析:将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中风病程、高血压病程、饮酒年限相互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提示年龄与中风病程,年龄与高血压病程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高血压病史、中风病史、肥胖、饮酒史、高龄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程、中风病程和饮酒年限与BD的发生有关联。年龄分别与中风病程、高血压病程存在着交互作用。长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预防卒中发生,锻炼身体减轻体重,限制饮酒是降低其发病危险性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