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很多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以实现人口及产业的扩散,出现了与主城区具有一定空间间隔的新区的规划与建设。然而,由于土地利用的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新区盲目无序扩张,大量土地被粗放利用。这篇论文以提高我国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为终极目标,以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化利用为着眼点,探索我国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从考察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入手,阐明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的今天,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作了较全面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论文对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有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主要包括与城市新区有关的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和与土地集约利用有关的基础理论:区位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报酬递增递减规律、可持续发展理论。论文对城市新区做出了定义,并进一步探讨城市新区的功能及类型。在深入探讨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后,提出了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义。论文剖析了我国城市新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土地盲目扩张,用地突破总体规划;②以开发区为契机的土地无序扩张;③大学城的开发导致土地资金的流失;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论文深入分析了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①新区经济发展水平;②新区规模;③新区人口密度;④政府管制;⑤新区土地区位、用途及利用结构;⑥新区土地供应量与土地价格;⑦新区生态环境容量。在前几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共25个分项指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并对各指标标准化,构建了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及障碍度判定模型,最后以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论文从法律行政、经济、监督、技术、文化五个方面对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不同主体的约束规范、激励、监督以及中介公众的积极参与,形成政府调控机制,市场约束激励机制,中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及社会大众文化驱动机制,构建了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