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当代中国,由于理论层面研究的匮乏和实践层面对建造过程的忽视,使得关于建构的讨论和实践被不断工具化约减。这直接导致了建构讨论的核心长时间都是建构形式与结构、材料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中国,由于理论层面研究的匮乏和实践层面对建造过程的忽视,使得关于建构的讨论和实践被不断工具化约减。这直接导致了建构讨论的核心长时间都是建构形式与结构、材料之关系而一直忽视地形这一更具基础性和前提性的议题。论文着眼于现代建构讨论的局限及其议题延伸,以面向地形的建构策略为题展开研究。论文首先从建筑在重力作用下放置于大地展开思考,并对几种不同的基座操作策略进行抽象研究,揭示建筑如何接触大地并如何影响到建构形式,发现不同形式基座所指向的意向(扎根、停泊与漂浮)都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倾向:顺应或是抵抗重力;接下来的研究则转向具体的场所特质对建构形式产生的引导和限制,这种影响通常反映在两个层面上:一为基于场所特质对氛围的营造,二为基于气候条件对能量的调控。两个命题都会引起建构形式的嬗变,而这种嬗变恰恰是丰富建构学讨论的关键;紧接着的讨论从大地的层构建造开始,说明了地形暗含时间的隐喻。通过对地貌、地质、地志等概念的辨析,最终指向更为抽象、难以捕捉但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时间。并指出回答“建筑如何置身于时间向度中的地形”的关键在于回应过去的同时还要对未来有所提示。论文从地形的三个不同维度展开对建构学理论及实践的深入研究,在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辨析中,使得地形的涵义更为丰满,地形之于建构的重要性全面展现。在对建构形式生成机制与建造过程的深入研究中,从更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还原建筑师在面对那个“场地”时的思考,发掘这些扎根于地形的实践所彰显的理论潜力与策略可能,并力求重构一种差异而更丰满的建构学,以期对当下中国建筑实践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肌理是一种呈现序列化形态的结构体,具有“结构-形态”的双重性:结构反应全局的组织方式,形态反应局部的构成关系。本文对于肌理问题的关注,来自于笔者在本科时期的设计实践中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而由此引发一系列诸如交通拥挤、城市用地不足、生活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却有逐年加剧的趋势,特别是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城市规划方面,老龄化社会将对城市空间环境各要素的用地规划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城市公共空间、道
以晚清以来国人出洋留下的文字记录为基础资料,收集摘录其中关于西方城市以及建筑形象的各种描写与思考,进行整理分类。以圣彼得教堂及广场为具体事例,对其进行文字描述上的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区域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交汇点和运输转换的衔接处,连接了城市的对内和对外交通,同时对其所依托的城市的发展起着
随着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关注地域特点、节约能源的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建筑节能,如何从建筑的总体规划到单体建筑
在过去的100年里,建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的建造量大大的增加,建筑的能耗日益增加。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建筑节能要求日渐提高。学校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建筑,在其建
混凝土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地使用在建筑中,随着国内工业化建筑的兴起,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体系作为一种工业化建造围护体系也将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国内对预制混凝构件的使用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乡规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土地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等等,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很多地方缺少有效地规划、控制和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对世界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城市的形态与空间日益趋同,城市的急剧扩张导致乡村的不断消逝,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