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级预防及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昆明市延安医院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考虑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及诊断性刮宫术患者6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15例患者纳入病例组,术后病检诊断为非子宫内膜息肉良性的18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生育史、绝经与否、绝经年限、妇科合并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息肉、息肉复发)、避孕情况(具有子宫内避孕装置、口服避孕药)、内科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病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年龄分布:EPs多发于30-49岁妇女,绝经后EPs的发病率降低。病例组415例,平均年龄41.34±8.59岁,其中绝经患者30例,平均绝经年限7.23士5.84年;对照组188例,平均年龄43.21±10.65岁,其中绝经患者38例,平均绝经年限6.24±6.76年。②临床表现:病例组222例(53.49%)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93例(46.51%) 伴有相应临床症状;对照组85例(45.21%)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03例(54.79%)伴有相应临床症状。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宫颈息肉、既往患有子宫内膜息肉、高血压、糖尿病、炎症、肥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绝经、患有免疫系统疾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保护因素。④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OR 为 3.798, 95%CI 为 1.401 ~10.294, P<0.01 )、宫颈息肉(OR 为 2.226,95%CI为1.039~4.768, P<0.05)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绝经(OR为0.311, 95%CI为0.163-0.593, P<0.01)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好于30-49岁妇女,绝经后EPs的发病率降低,53.49%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常伴有月经的改变;经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应用于EPs疾病的初筛。高血压、宫颈息肉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绝经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保护因素。年龄、不孕、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息肉复发、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具有子宫内避孕装置(普通子宫内避孕装置,除外LNG-IUS)、子宫内膜炎症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明确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