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易损斑块的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是ACS的中心启动环节,炎症反应与之密切相关。通过对血清促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及抗炎症介质白介素-10(IL-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相比较;同时进一步探讨在ACS患者中促炎症因子与抗炎症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选择ACS患者70例,其中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32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别为18、20例。另选择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hs-CRP、IL-10浓度,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血清MPO活性。随访各组于30天、90天的后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STEMI和UAP/NSTEMI组患者的血清MPO、hsCRP水平较SAP组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STEMI患者血清MPO及hsCRP水平高于UAP/NSTEMI组(P<0.01),而血清IL-10水平浓度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具有高水平MPO及hsCRP的患者在随后30天及90天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具有高水平IL-10的患者与低水平的相比具有显著的低风险性。3、低hs-CRP高MPO组患者的后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hs—CRP低MPO组患者增高。4、在高MPO组中,高IL-10患者较低IL-10患者的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PO与hsCRP水平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