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我国西部一个大型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总面积约12×104km2,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三湖地区主要勘探第四系生物气藏,第四系地层厚3200m;地层成岩程度低,高孔高渗;第四系砂、泥岩互层,其中砂岩为储集层,泥岩为气源岩和盖层;第四系生物气资源量达12476×108m3,已探明地质储量1472×108m3,三级储量约3500×108m3,是目前世界上第四系发现生物气规模最大的地区。从1952年发现天然气藏以来,在各个构造部位都进行了钻探,几乎所有的工业气流井或显示井都集中在北斜坡。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分支,是根据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进行地层分布型式、沉积环境和岩相综合解释,研究旋回式、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层序地层学是地震地层学的新发展。它综合利用钻井测井曲线、地震剖面及地表露头三种资料对盆地的沉积体系域及各岩相作立体解释,并概括为具有三维空间立体概念的沉积模式。本文通过系统、深入的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学研究,综合分析岩心、地震、钻(测)井等资料,辅助以各种分析、化验、测试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判断,对露头、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中的层序和体系域进行解释,建立三湖凹陷第四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层序地层对比。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特征、古水流等基础之上,依据测井曲线在不同岩性段的响应特征,进行单井沉积相分析;研究沉积物的岩性组合、层理和沉积特征,进一步分析沉积环境及各体系域的沉积特征;综合钻(测)井、单井相分析结果,总结全区沉积体系的类型和分布,进一步讨论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特征。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之上,对重点层位进行精细层序地层划分,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层序地层和钻井层序地层,探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分布模式。在对重点目的层段进行沉积微相、层序地层对比研究基础之上,结合相与构造等分析资料进行有利油气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