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化剂配合添加对河道底泥固化效果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关于黑臭河道治理问题日益受到严重关注。河道底泥作为黑臭水体的重要污染源,问题愈加严重。针对河道底泥的治理问题日渐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常规固化剂水泥、石灰的基础上添加了本地土棕壤,探讨了上述3种物料配合添加对河道底泥的固化效果及固化机理。通过测定分析固化后底泥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淋滤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固化强度及固化后重金属形态变化,以期分析不同固化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及固化后再利用的可行性;在探讨不同固化效果的同时研究固化机理,并从不同的固化剂组合中选出最经济、实用的固化剂组合。现得出结果如下:1.添加固化剂后的底泥淋滤液和对照相比较,其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大幅度降低,各处理的淋滤液、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2.加入固化剂后,底泥中的重金属多以残渣态存在。不稳定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降低明显。各处理中,底泥:石灰:本地棕壤=100:6:15的处理9固化后Cu、Cd、Zn、Pb、Cr 5种重金属的残渣态比例最高,更有利于底泥中的重金属的稳定。3.添加固化剂后,可提高底泥的强度。在水泥、石灰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加入本地棕壤可提高底泥的固化强度;当底泥:水泥:石灰:本地棕壤比例为100:12:8:10时底泥的固化强度最大,更有利于河道底泥作为生产陶粒的原材料等的多用途利用。4.在使用水泥、石灰的基础上添加本地棕壤对河道底泥进行固化处理,既可以提高固化强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固化费用,减少经济成本。同时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较小。结合本实验可知,在使用水泥、石灰的基础上添加本地棕壤作为修复河道底泥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河道底泥内重金属的活跃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修复资金。
其他文献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立德树人”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生物学的课程目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核心概念的构建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抽象的核心概念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研究指出应以知识单元作为课
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型建筑技术的不断涌现,加剧了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目前建筑行业内依然存在着管理手段不先进,管理方法低效率,资源的不合理浪费等现象,这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国情不相吻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被引入工程建设项目中,这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通过BIM技术进行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的提升手段,加快了信息传导的高效性、数字化和精细化程度,使我
煤矿主扇风机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稀释瓦斯等有害气体和调节井下气候温度的作用。因而为保证煤矿主扇风机可靠工作,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
以车联网等为典型应用的自组织网络是万物互联的最常见形式,已成为大众工作和生活最为依赖的基础性网络。受到网络僵化问题和移动性的制约,自组织网络的创新缺乏内生动力,使
页岩油是以页岩为主的石油资源,赋存于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研究页岩孔隙特征对页岩油的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16个湖相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
再制造是回收利用退役机械零部件残余价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对于提升再制造毛坯质量、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具有重
随着人类空间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在轨捕获任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难度不断提升,同时对捕获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机器人完成目标物的抓捕后,目标物与空间机器人形成刚性连接的组合体,其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会导致空间机器人原有的控制参数不能满足控制性能要求,进而引起空间机器人的不稳定运动,对其硬件和软件系统造成损坏。因此,开展捕获目标后的空间机器人镇定控制研究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如何提升几何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很多数学教师思考的焦点。模型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用几何的
城中村景观是景观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城中村这一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与方法,对城中村景观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景观类型提出了分类的标准。同
半柔性复合路面是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中灌入水泥砂浆,而形成的一种“柔中带刚”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的特点是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柔性”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刚性”,水泥砂浆的灌入导致原来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变为“骨架-密实”结构,使得路面的路用性能有了较大改变。本文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及理论分析,尽可能全面地研究了半柔性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试件成型参数及路用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