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而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宅基地使用中“一户多宅”、面积超标、闲置、荒废等问题凸显,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因此,实施宅基地退出是落实我国“三块地改革”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宅基地退出的主体,提高现有生活质量是其行为决策的重要动机。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构成要件,与农户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滞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期望,进而影响宅基地退出决策。此外,农户分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因此,在农户分化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对于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限经济人理论、农户认知行为理论和宅基地功能理论等,利用在宅基地改革试点地区中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安徽金寨县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数据,首先阐述了安徽金寨县宅基地退出现状;其次,构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德尔菲法综合确定了指标权重,测算了调研区域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指数,并分析了其特征。再次,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户分化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的调节效应。并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利用ISM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依据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兴建农村集中安置区加强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建议,以推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解决农村居民住房保障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显著促进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且道路交通设施、医疗设施、生活与生产设施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显著;(2)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化程度低的农户发生宅基地退出行为可能性更大;(3)农户分化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宅基地退出行为中起干扰型调节作用,农户分化程度越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对宅基地退出的负向影响越强烈;(4)安徽金寨县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存在悖离的现象,宅基地面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从众效应对退出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健康状况、政策了解度、政策满意度和制度信任对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户健康状况是根源因素,政策了解度、制度信任、从众效应和宅基地面积是间接因素,农户认知中政策满意度是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悖离的直接因素。(5)提出了依据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兴建农村集中安置区加强其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加大相关退出政策的宣传力度、严格规范相关政策的执行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