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仔猪腹泻是猪场常发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课题从中兽医理论出发,根据其病因、主症及致病机理,选择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黄芪、白芍、当归、木香、白术、茯苓、山楂、甘草12味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单味中药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用菌种分别为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O2、大肠杆菌O20、猪霍乱沙门氏菌。测定出单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出抗菌活性较强的5味中药组成三个复方制剂,并测定其MIC。最后选定由黄连、黄芩、甘草、木香、乌梅五味中药组成复方制剂。在制备工艺方面,本课题根据病因病情、临床需要、用药对象与剂量等选择了吸收快、毒副作用小、口感好的口服液剂型。提取工艺路线为:黄连药材以其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黄连的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根据黄芩有效成分黄芩甙易溶于热水的特点,采用水煎煮提取,以黄芩甙提取量为指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甘草、木香、乌梅等有效成分采用水煎法进行提取,以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的水煎提取工艺;为了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性,在其中加入附加剂并对其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确定口服液制备工艺为:黄连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溶剂量为12倍;黄芩沸水煎煮提取,煎煮次数为2次,煎煮时间为1.5h,16倍加水量;甘草等其余3味水煎煮提取,浸泡时间1h,煎煮次数为2次,煎煮时间为2h,12倍加水量。然后合并水煎煮液,70%乙醇沉淀48h,加入黄连的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加入2%附加剂苯甲酸钠,加NaOH溶液调pH值至5.5~7.0,冷藏静置48h,离心,加水稀释至全量,即得。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本课题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黄连、黄芩、甘草三味药材作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甘草酸的含量。薄层色谱试验结果显示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液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032~0.01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n=6),RSD为1.38%。黄芩甙浓度在0.0048~0.0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n=6),RSD为1.41%。甘草酸浓度在0.0024~0.01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n=6),RSD为1.12%。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扰,重复性好,可作为抗仔猪腹泻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本课题从抗仔猪腹泻中药口服液药材的筛选、剂型、提取、纯化工艺以及附加剂的加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从而为下一步进行药理、毒理等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