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建设是目前政府的工作重点,其中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社区成为反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场域。社区选举作为反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事件,更能体现出二者之间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它涉及了基层利益结构、民众参与意识、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对今后的社会建设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以D社区换届选举为个案,运用实践社会学“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对街道办干预选举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街道办的干预动机和候选人的参选动机。研究发现,利益动机是最重要的动机。街道办通过干预选举获得利益。候选人参选社区主任的动机也以利益动机为主,并且本文通过对办理低保及便民点收费等案例分析了社区主任的“收入”来源;参选社区副主任的动机主要是想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街道办与社区居委会二者之间各取所需,形成了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网。其次,在选举准备阶段,街道办选委会对选举各个环节进行安排,并要求社区居委会对每个环节都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的确立分为两个部分:当“选”候选人的确立和当“差”候选人的确立。当“选”候选人通过街道办主任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街道办其他成员人情面子逻辑确立;当“差”候选人要通过社区居委会同居民之间建立的关系网络挑选适合的人选。在投票选举阶段,街道办对选举场面的气氛是有要求的,要求社区居委会能够动员小区居民积极参选,居民参选热情要高,现场气氛要热烈。在投票结束之后,街道办会“操作”选票的统计结果,让已经确定的候选人顺利当选。最后,笔者从各类居民对干预的看法和社区居委会成员在选举结束之后如何开展工作两方面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实际的社区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脱离居民生活的,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上负责制”。它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对上行政负责”,在工作中让上级满意;另一方面,要“下面对我负责”,从居民手中得到“好处”。因而,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下,街道办干预选举从制度层面讲,是必要的;从个人动机讲,满足了个人的利益动机。总体来看,目前的社区建设是脱离居民日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