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微视野(Microprimetry MP-1)检查技术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 IMEM)进行测定,探讨因黄斑病损中心视力降低后,固视性质和固视点移位的规律。对进行手术(玻璃体切除加剥膜术)的患者行微视野、视力及OCT的检测,分析术后黄斑视敏度的恢复与视力和视网膜厚度的改变,并进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特发性黄斑前膜60位患者(64眼)做固视及黄斑视敏度检查,进行固视性质的分析(根据相关资料附件的方法确定原有生理中心固视点的范围,以原有生理中心固视点为中心进行眼底分区,再将实际固视点与生理中心固视点进行对照)。并对33位(33眼)进行手术的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微视野、视力及OCT的检测,并计算出黄斑视敏度、视力和视网膜厚度的改变程度。所有结果均进行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实际固视点仍位于中心凹范围内占78.13%,属于中心凹固视,未形成偏心固视;实际固视点偏移位于中心凹范围外,而仍在黄斑区范围内的占21.87%,属于中心凹外黄斑区固视;实际固视点偏移位于黄斑区范围外占0.00%,说明实际固视点尚未偏移到远离黄斑区的视网膜。因此证实:大部分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仍属于中心凹固视。2、特发性黄斑前膜进行手术患者,均进行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微视野、视力、OCT的检查,有以下几方面结果:(1)术后1个月较术前视力和平均黄斑视敏度的提高及视网膜厚度的减少不显著(P =0.421)(P =0.39)(P =0.27),术后3个月较术前视力和平均黄斑视敏度的提高及视网膜厚度的减少非常显著(P〈0.01)(P〈0.01)(P〈0.01)。①平均黄斑视敏度:术后3个月较术前提高0.5~4.8 dB ,平均值为2.83±1.07dB。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平均黄斑视敏度与视力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 0.453)。表明术前平均黄斑视敏度越好,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越好。OCT示视网膜厚度与平均黄斑视敏度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 -0.539)。表明术前视网膜厚度越薄,术后3个月平均黄斑视敏度恢复越好。②视力:术后3个月较术前提高0.09~0.30,平均值为0.19±0.05。③视网膜厚度减少的程度:术后3个月较术前减少114~583μm,平均值为316.01±269.63μm。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视力与黄斑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0.681)。表明原有视网膜越厚,术后视力恢复越差。④术后平均黄斑视敏度的提高、视力的恢复及视网膜厚度的减少三方面,均无男女性别和左右眼别的统计学差异;均无年龄相关性。(2)术前固视点偏移仍位于中心凹内的患者(即仍为中心凹固视),术后平均黄斑视敏度及视力恢复程度优于固视点偏移于中心凹范围外的患者,将其定义为“优势趋化作用”。结论:本实验证实:大部分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仍属于中心凹固视。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可靠,MP-1、视力及OCT可以较好地进行疗效客观评价,其中黄斑视敏度可以进行精确的定量化的临床分析,将临床评估从定性的层面向定量的层面转化。此外,按照本试验相关资料提供的方法,以年龄、屈光度和视盘为标示精确的近似个体化的,确定黄斑结构紊乱者原有生理中心固视点的位置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