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忠实”于原文是翻译标准,对于译者,忠实客观地再现原文是他的最终目标,译者必须“隐身”于翻译作品当中,翻译中任何带有译者个人色彩的痕迹都是不可接受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译者的主体性被忽视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导向的研究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人们开始以更宽阔的眼光看待翻译和译者。在这种宏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翻译被看成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产品。处于一定文化和历史背景之下、具有显著个人特征的译者也“现身”于翻译中。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解释的学问,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将哲学阐释学的概念应用到翻译研究之中,我们了解到了译者主体性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的发挥。一方面,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译者的历史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一定的客观制约。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Beloved两译本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Beloved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名作,目前有两个完整的中译本,王友轩译《娇女》和潘岳、雷格译《宠儿》。通过对两译本的详细比较,本文探讨了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及在文化和语言层面上受到的制约。第一部分回顾了译者地位,并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为全篇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了Beloved原著和两个中译本。对原文本的分析在翻译评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系统论述了Beloved原著的主题,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第三部分深入讨论了两译本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哲学阐释学认为,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前理解”和“偏见”,因此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理解的过程中。在表达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主要从译者策略,译者风格和诗歌翻译技巧三个方面论述。第四部分从文化限制和语言限制两方面分析了Beloved两译本中译者的受限因素。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全篇内容并且指出了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