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分析了柳宗元文学教育思想形成、传播和发展的轨迹,认为长安时期是柳宗元文学思想形成的铺垫期,永州时期是其文学思想的定型期,柳州时期是其文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期,同时文章还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柳宗元的文学教育实践,指出文学教育有利于文学家文学思想的形成,是推动文学思想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学家从对先贤文学思想的学习中、从创作经验中和从与他人交往的经历中找到灵感,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文学思想,而这些经历客观上促进了文学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并对其他人(包括同辈和后进)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学绵延发展的动力和支持。
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总论柳宗元的教育思想、文学思想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将柳宗元的教育形式划入到私学中,从唐代的私学教育背景出发,研究了私学对文学的影响与作用,从而为研究柳宗元的文学教育思想奠定研究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柳宗元的教育思想、文学思想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柳宗元从事的是“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文学是最常用的手段,教育的对象、场所、方式及成果都有利于文学的生发、传播与发展。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探讨了柳宗元长安时期、永州时期以及柳州时期的文学教育思想及实践,揭示了文学教育实践对柳宗元文学思想生发、传播、发展的影响。
长安时期的柳宗元仕途正旺,文学成就总体不高,不过他提出了“文”与“经”的作文方法,还提出了“顺天致性”的教育方式。
永州时期是柳宗元文学成就的集大成期。官场的失落、贬谪的落差、贬谪处所环境的恶劣、家庭的遭际等一系列因素给柳宗元带来重重打击,他的心情经历了失落,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从儒释思想中寻求精神慰藉,找到了心灵的平衡点:他创作诗文、与同辈和后进交流文学思想、指点同辈与后进,并为提高永州当地的文化水平做出贡献。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和教育思想在永州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
柳州时期是柳宗元生平的最后4年,虽然他再次贬谪,并且贬谪之地较永州更为偏远,但是他痛定思痛,重新以勇敢的儒士自居,修建大云寺,公开讲学,力行改变柳州封建落后的文化习俗,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概括分析了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他的文学教育实践活动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进一步说明中唐时期以柳宗元为代表的文学家所开展的文学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同时指出文学教育活动在文学家成长过程中,在一种文学风格、文学现象形成并成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学教育活动中的“传染”形式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绵延发展的长链,一直延伸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