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减量政策的逻辑和效果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化肥施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在增产目标导向下,中国化肥投入不断扩张乃至滥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自21世纪尤其是2015年开始积极推进化肥减量。那么,推进化肥减量的逻辑是什么?不同化肥减量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当前及今后持续深入推进化肥减量、解决化肥过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推进化肥减量的逻辑,其次,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和县级统计数据,从化肥施用数量、化肥施用结构、化肥利用效率、化肥投入成本共4个维度,考察化肥减量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在推进化肥减量的逻辑方面,首先,推进化肥减量的路径包括技术路径和政策路径两个层面,前者是指改进化肥技术,后者是指利用政策手段干预农户的施肥行为。其次,推进化肥减量的具体政策包括从化肥行业和化肥施用两方面“双管齐下”的一系列政策。其中,在化肥行业方面,通过市场化改革来优化化肥供给;在化肥施用方面,利用以补贴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激励型政策来干预农户的施肥行为,包括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等。在化肥减量政策对化肥施用数量的影响方面,首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总体上没有起到降低化肥施用强度的作用。但显著降低了水果的化肥施用强度,并且在交通较便利的情形下,这种作用更为显著。在蔬菜方面,试点没有起到降低化肥施用强度的作用。进一步考察动态效果发现,试点效果存在滞后性。其次,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但政策效果存在滞后性,并且,政策效果依赖于政策的严格执行。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收入较高、收入以受雇劳动者为主的农户,改革显著降低了其化肥施用强度,对于收入较低、收入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户则没有起到这种作用。此外,改革有助于降低非粮食主产区的化肥施用强度,对粮食主产区没有影响。在化肥减量政策对化肥施用结构的影响方面,首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总体上显著降低了氮肥施用比例,这种作用在交通较便利的情形下更为显著。其次,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总体上显著降低了农户的氮肥施用比例,并且,系数绝对值在改革第二年有所扩大,显著性有所增强。在化肥减量政策对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面,首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没有起到降低水果肥耗的作用。在蔬菜方面,试点总体上降低了肥耗,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交通较便利的情况下,试点有助于降低蔬菜的肥耗,而在交通不便利时,试点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其次,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没有起到降低小麦、稻谷、玉米肥耗的作用。在化肥减量政策对化肥投入成本的影响方面,首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总体上显著降低了水果的化肥费用,这种作用在交通较便利的情形下更为显著。在蔬菜方面,试点并没有起到降低化肥费用的作用。其次,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总体上没有起到降低农作物化肥费用的作用。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收入较高、收入以受雇劳动者为主的农户,改革显著降低了农作物化肥费用,对于收入较低、收入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户则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启示:在持续推进化肥减量的政策思路上,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从化肥行业和化肥施用两方面“双管齐下”推进化肥减量的总体思路,改进化肥技术和利用政策干预农户施肥行为并重。另一方面,要继续遵循差异化的政策思路,因地制宜推进不同地区、不同农户和不同作物化肥减量。在持续推进化肥减量的具体措施上,首先是通过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进化肥减量。第一,本文研究表明,试点显著降低了水果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化肥费用,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农作物的氮肥施用比例,这表明,这一政策在化肥减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该作用要受到交通状况的影响。这意味着,要更好地发挥试点的政策效果,还需要加强村庄道路交通、土地整治等配套措施。第二,试点效果存在滞后性,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第三,本文研究表明,试点没有起到降低蔬菜化肥施用强度的作用。这可能与固定观察点数据中经营保护地的农户比例小有关,反映出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化肥减量技术推广要面临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等挑战。如何推进以传统小规模、分散化方式经营农业的普通农户实现化肥减量,应该成为今后深入推进化肥减量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次是通过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来推进化肥减量。第一,本文研究显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降低了化肥施用强度,从而有助于耕地地力保护。这表明,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绿色生态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为中国继续深化农业制度变革、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增添了信心和决心。但是,这种作用依赖于政策执行情况。现阶段,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在耕地地力保护方面的约束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补贴获得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相挂钩尚未得到严格落实执行,这应该成为未来政策调整完善的主要方向。第二,收入较低、收入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户对化肥投入仍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在耕地地力保护方面的约束机制缺失,难以扭转甚至强化了这类农户依赖于化肥投入扩张来确保农业产出的生产行为。这种依赖性可能是阻碍化肥减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反映出,在探索补贴获得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相挂钩的有效机制过程中,需要兼顾产量目标与环保目标,以及不同农民的利益诉求。第三,要发挥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的环境保护效应,不应脱离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本文研究表明,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显著促进了收入以受雇劳动者为主的农户降低化肥投入,因此,未来的政策调整完善中应该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考虑。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在增强创新活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风险投资市场中一直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来提升风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功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既具备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特征,又通过和风投机构合作而与市场紧密结合,是一种具备自身特色的非典型市场干预手段。正是因为如此,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相关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已有研究集中于对
学位
<正>这条街上都是钱,但是取款密码是什么,没有人知道3月的一个周末,春秋旅游的导游举着小黄旗,跨过了划分武康路和安福路边界的斑马线,走进安福路。小喇叭里传出的声音立刻把周围正做直播的网红们吸引了过去,所有的手机镜头都对准了导游。“安福路成旅游景点了哎!”有1.2万粉丝的网红“鹿哥”对着直播间大喊,“还是头一回看到有旅游团来这里参观啊!”
期刊
据联合国估计,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不是制造业强国。近年来,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转移与小国竞争等客观压力,协同中国经济自身发展需求,驱动着中国制造走向转型升级之路。“十二五”规划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2020)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庞
学位
在全球范围内,表情符号已经渗透到每一个领域。它们出现在书籍、视频、服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社交平台中。流行的物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它们是公众口味的晴雨表——因此,表情符号已成为流行的营销工具。表情符号营销因表情符号的风靡而诞生。表情符号营销是指在品牌管理、广告以及产品设计等过程中利用表情符号的营销策略。与表情符号营销实践发展的迅猛势头不相称的是,有关表情符号营销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现有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稳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式增长奇迹。作为国家整体宏观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的经济与财政贡献表现不容忽视。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尤其是工业用地资源,作为中国制造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其市场交易状况与政府出让模式在对地方经济增长与企业生产行为影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国家治理与宏观财政领域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交易市场的合法化、规范化问题不容忽视。
学位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构建了人口流动与地区创新的理论模型,并借助中国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口流动的科技创新效应。首先,在理论上,本文借鉴D-S模型和TP模型构建了三部门的知识创新模型,理论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源于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和多元化知识供给,人口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流动成为创新扩散的重要渠道。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搜集和整理了Lsand Scan、World Pop和人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被誉为一个“世界奇迹”,地方政府及官员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积极角色。财税分权体制和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官员绩效考核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及官员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引发了地方政府间围绕税收、GDP增长等展开竞争,催生了地方保护主义,继而导致了行政区域间的市场分割。以边界效应衡量的话,中国省份之间的市场分割甚至比
学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进一步提出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则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届政府都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改
学位
近年来,社会保险制度对于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中国现代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历经了持久而复杂的变革过程,在制度变革过程中,企业作为承担社保缴纳义务的重要主体,面临着缴费负担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变化,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决策。现有一些文献关注了社会保险缴费与企业投资、劳动力雇佣或创新等行为的关系,但忽略了中国实体企业在杠杆率高企的同时,还呈现出投资和债务期限错配的
学位
本文从消费者的习惯形成出发,建立严格的数理金融模型,运用动态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分别分析与消费者行为金融有关的时间偏好不一致、与企业方面的投资摩擦、跳跃风险以及宏观经济周期等方面的因素相结合,对消费者投资决策、企业投资决策、以及包括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企业价值等价格方面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将习惯形成放入了生产经济的背景中,并与禀赋经济的最优策略变量和价格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