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世界中的自我迷失: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马丁·伊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而又有争议的作家,其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作家,阶级是伦敦的作品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对工人阶级的深切同情,对资产阶级的辛辣批判,以及对阶级世界的怀疑和逃避,都在伦敦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中,表现阶级的方式与其其他作品有所不同。作者有意的将主人公的个人奋斗置于阶级世界中,意在探索个人的努力在阶级的洪潮中如何起伏跌宕。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在工业化萌芽的催化下迅猛发展,经济发展促使社会结构变更,阶级之间的流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些都给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了足够向上攀爬的机会,这部作品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就是其中的一员。伦敦认为,个人的自我实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困难重重的,而自我也是在这样的阶级世界中迷失。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把成为作家追求艺术美作为自己跨越阶级界线的方式,但是他的个人实现却在两个阶级的夹击中摇摇欲坠。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从主人公的个人发展,艺术追求和阶级信念的变迁三个角度来分析主人公伊登在阶级流动和自我实现过程中失败的原因。论文第一章分析了小说主人公的个人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并指出伊登通过自我提升来实现阶级的跨越和实现自我身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同化和思想灌输使伊登成了牺牲品,丧失了自我。第二章论述伦敦面对马丁·伊登的艺术成功和自我实现时表现出的矛盾性。伊登的艺术作品在资本主义文学市场化的艺术领域中演变成为商品,他的作品和自我都在这种商品交换中异化并逐渐丧失。第三章探讨了马丁·伊登在“自在阶级”的影响下如何丧失自我和阶级信念,指出如果不能完成向“自我阶级”的转化,谁都无法在阶级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其他文献
由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3G和4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手机终端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手机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随着苹果的热卖,安卓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消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人类用无线电通信来解决远距离消息的传输问题。通信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消息的发送,接收和处理过程更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电信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广移动数据业务,但消费者愿不愿意使用移动数据业务是限制其业务市场大小的重要原因。因此,这就面
伴随着传统电信市场用户饱和度逐年提高,用户增长趋势已经趋于缓慢,仅仅依靠增量客户带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发展模式已显疲态,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将存量客户作为其重要资源。201
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从高精尖向逐步平民化,至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触手可及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使“天涯”变成了“咫尺”,拓展了生活领域
汽车产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但被国家看作是支柱产业,而且在发展中也成为了考察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
研究背景及目的登革热是最常见的世界范围内通过蚊媒传播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作为登革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能迅速引起病毒的蔓延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100
现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力被认为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音乐学习对人的创造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因为从音乐作品的创
19世纪末以来,中国处于从封建帝国向独立的民族国家行进的路途中,在内部嬗变和外部冲击的双层压力下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现代化和城市化成为该时期最为核心的政治诉求,
儒家思想是韩国历史上最长久且最深远的传统思想,韩国儒家思想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已渗透到韩国人生活和精神的各个角落。本文从中国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传入史出发,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