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在语言中即表现为比较范畴。比较范畴中的差比范畴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差比句也是语言类型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考察前贤研究可知,韩汉语学界对差比范畴、差比句的研究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有关汉语差比范畴、差比句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呈现出描写细致、解释深入、角度多样的研究趋势。相对来说,韩语差比句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关于韩汉语差比范畴、差比句的对比研究,学界学者们虽也有所涉及,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差比句肯定形式的对比研究,差比句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涉及较少,导致对比研究的内容不均衡。因此进行韩汉语对比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个适用于韩汉语对比研究的框架。一般来说,从语义功能出发来界定一个范畴可以摆脱单纯从形式出发进行语言对比的局限性。以原型范畴为理论基础确立了韩汉语差比语义范畴,以期对韩汉语中差比语义的编码方式和语义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对比研究。本研究讨论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韩汉语差比范畴中优比范畴和次比范畴的句法语义特征,韩汉语比较句的不对称现象,差比范畴比较标记和语序问题等。论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1)韩汉差比范畴的语义基础为[+可比性][+同类比较][+差异性][+程度/数量变化],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语义条件的句式才能进入差比范畴。差比语义的编码方式有三种:句法型手段、词汇型手段和纯语序手段。汉语同时具备这三种差比语义的编码手段,但韩语中并不具备纯语序手段。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将差比范畴划分为了优比范畴和次比范畴这两个下位次范畴。(2)韩汉语优比句都具有四个基本的类型参项即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汉语优比句的比较项既可以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而韩语优比句的比较项只能由体词性成分充当。比较项在语义方面都可以表示他比义和自比义、同一认知域义和不同认知域义,两者在语义方面存在着共性,这说明两个民族在对构成比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认知上存在共性。(3)优比句最重要的语义特征是[+程度/数量变化],量变的语义特征主要是通过比较结果项来体现。在汉语中,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可以充当比较结果,韩语中除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外,名词也可以充当比较结果。韩汉语优比句充当比较结果项的形容词前都可以出现表微量的程度副词和表高量的程度副词。韩语形容词比较结果项前的程度差异成分主要由具体的数值名词来充当,作句子的状语;汉语中主要由具体或模糊数值名词作程度差异成分,充当句子的补语。(4)韩汉语优比句中数量动词、心理动词和一般动词都可以充当比较结果,但会受到较多语义方面的限制。韩汉语优比句中数量动词都不能以光杆形式出现,要添加表示数量差异的表达。汉语中表达差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数量动词后加数词或数量短语;二是在数量动词后加时体动词“了”。韩语中主要是通过在数量动词前加数词、数量短语或副词来表达具体差异。汉语优比句中,副词“更/还”一般不能出现在数量动词前,而韩语优比句中“(?)”可以出现在数量动词前。当韩汉语心理动词充当比较结果时,其后必须加宾语,其前可以出现程度副词“更/还”或“(?)”汉语优比句中。一般动词若要充当比较结果,通常有四种实现途径,形容词+动词;助动词+动词;动词+非定量形容词;有+抽象名词;在韩语中主要有三种实现途径,副词+动词;动词+惯用型;抽象名词+(?)。(5)韩语优比句中满足一定语义特征的名词也可以充当比较结果。研究中总结了三类语义特征,分别是同时满足[+程度性]、[+方位]语义特征的方位名词;同时满足[+程度性]、[+人]、[+可测]的名词,如“(?)/(?)/(?)/(?)”等;同时满足[+程度性][+属性]的名词,主要是“抽象名词+(?)”的派生词。汉语中不存在由名词充当比较结果并表达差比语义的优比句。(6)韩汉语次比句在句法形式上存在的最为明显的差异为否定词附加在不同的成分上。在“没有”句中,谓语成分前后不能出现程度副词和程度差异成分,这主要是受语义对句法结构制约作用的影响。研究认为当比较结果项由形容词充当的“X(?)Y(?)Z(?)(?)”型次比句和汉语“X没有YZ”句可以形成对应关系,两者在语义上存在共性,都可以表达“不及”语义,并且两者的语用义都具有表达因没有达到某个基准的程度而感到惋惜可惜的感情色彩。(7)从比较结果项添加附属成分的不对称性、形容词比较结果语义倾向的不对称性、差比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形式语义不对称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韩汉语比较句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在这些不对称性方面都体现出共性。(8)韩语差比句中基准短语的语序相对于汉语差比句来说较为自由。汉语差比句不能拿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作为比较主体与比较基准展开对比,但在韩语中,宾语成分可以充当比较主语与比较基准展开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