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我们国家的“大粮仓”。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忽视了对土地尤其是黑土地的保护,造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开展该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协调研究不仅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九个分局之一的宝泉岭分局为例,首先,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动态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旨在得出研究区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区域主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为之后的评价研究提供依据。通过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宝泉岭分局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从定量方面得出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成果表明:从土地总量变化来看,耕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2004-2008年,宝泉岭分局耕地面积从296470公顷增长到317536公顷,共增长21066公顷,年均增长5266公顷,林地面积减少较快,2004-2008年,宝泉岭分局林地面积从90991.8公顷减少到78538公顷,共减少12453.8公顷,比重降低了3.16%;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来看,宝泉岭分局2004-2008年可垦荒地的年均变化率最高,年均下降3.91%,其次为林地,年均下降3.73%,耕地面积年均增长1.78%;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来看,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农场土地利用变化率要明显高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农场。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结果表明:(1)黑龙江垦区宝泉岭分局2004-2008年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度综合指数表现出倒“S”型趋势:2004年协调度值为0.9536,而到2005年则下降为0.9398,2006年有上升为0.9743,2007年则有下降为0.8675。从协调等级来看,表现出从“优质协调”向“良好协调”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黑龙江垦区宝泉岭分局土地生态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较多。(2)从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综合指数来看,则呈现出倒“Z”型趋势:2004-2006年,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综合指数值持续增长,到2007年则有所下降,为0.5095,2008年又有所上升。从协调发展度类型来看,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的“濒临失调衰退类生态环境损益型”提高到2008年的“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