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中西部海域是我国南海渔业开发的重点渔场之一。为了解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关系,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样品的的δ13C和δ15N值,由此构建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并分析其营养结构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海域的优势种—鸢乌贼不同胴长组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以及两个鸢乌贼种群间的营养生态位差异。研究初步建立了南海中西部渔场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级的连续营养谱,旨在为了解该海域食物网结构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海中西部海域主要渔业生物同位素比值变化幅度较大,其中鱼类的δ13C和δ15N值范围分别为-20.00‰~-16.51‰和7.94‰~11.81‰;头足类的δ13C和δ15N值范围分别为-18.84‰~-17.60‰和10.10‰~12.85‰。以浮游动物为基线生物计算各物种相应的营养级,鱼类处于2.41~3.53,头足类处于3.03~3.84,头足类的平均营养级要高于鱼类。通过对不同体长(胴长)的菱鳍乌贼(Thysanoteuthis rhombus)、红鳍圆鲹(Decapterus russelli)、细鳞圆鰺Decapterus lajang)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的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随着体长(胴长)增大其营养级有相应增大的趋势。南海中西部海域春季生物群落的δ13C差值(CR)和δ15N差值(NR)分别为3.49和4.91,生态位总面积(TA)为9.48,质心的平均距离(CD)为1.20,平均最近相邻距离(NND)及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偏差(SDNND)分别为1.69和0.74,秋季生物群落的δ13C差值(CR)和δ15N差值(NR)分别为2.25和3.36,生态位总面积(TA)为2.63,质心的平均距离(CD)为0.84,平均最近相邻距离(NND)及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偏差(SDNND)分别为1.26和0.60,表明南海中西部海域食物网初始食源较单一,营养层次较少,生态位宽幅度较小,营养冗余程度较高,季节性变化较明显。2、根据2017年4~5月对南海中西部海域进行灯光罩网采集的鸢乌贼渔获物,对不同胴长组鸢乌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和营养级随其生长发育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鸢乌贼摄食等级以3、4级为主,且雌、雄个体摄食等级均随胴长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空胃个体只出现在低胴长组中,雌、雄鸢乌贼的空胃率(VI)分别为3.33%、3.14%;雌、雄鸢乌贼碳δ13C值范围分别为-18.31‰~-17.56‰、-18.52‰~-17.88‰,氮 δ15N 值范围分别为 9.67‰~11.41‰、9.41‰~10.86‰。δ13C、δ15N值均随胴长变化显著(P<0.01)。雌、雄鸢乌贼的营养级范围分别为2.90~3.41、2.83~3.25,平均营养级分别为3.16和3.07。不同胴长组的δ15N值和营养级显示,鸢乌贼营养级随其个体大小的变化明显。在大于130mm胴长时鸢乌贼不论雌雄其营养级都高于3,且鸢乌贼的δ15N值和营养级随着胴长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与其食性变化有关。3、为了深入了解南海鸢乌贼不同种群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营养生态位之间的关系,根据2017年8月-9月在南海中西部海域采集的中型群和微型群鸢乌贼样品,测定了两个群体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分析两个鸢乌贼种群不同胴长组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和营养级变化,并比较两个鸢乌贼种群的营养生态位差异。其中,中型群鸢乌贼的δ13C范围为-19.54‰~-18.10‰,δ15N范围为7.79‰~9.45‰,营养级范围2.72~3.21,平均营养级为2.90,生态位总面积(TA)为1.21,质心的平均距离(CD)为0.52;微型群鸢乌贼的δ13C范围为-19.69‰~-18.43‰,δ15N范围为8.02‰~8.9‰,微型群鸢乌贼营养级范围为2.79~3.08,平均营养级为2.91,生态位总面积(TA)为0.82,质心的平均距离(CD)为0.38。两个鸢乌贼种群间δ13C差异不显著,δ15N差异显著,胴长显著影响了鸢乌贼的δ13C与δ15N值,且随着胴长的增大,δ15N值有增大的趋势。中型群鸢乌贼的营养生态位宽幅和营养级的多样性程度都高于微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