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照研究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手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患者,探讨两种术式的相关机制、临床特点及疗效差异,为临床优选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皆进行手术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72例;选取非对称性损伤灶较轻侧或入路对侧损伤灶靠近中线部位且入路对侧损伤灶后界不超过胼胝体前部与侧裂前部连线的病例36例入选单侧入路手术组,为观察组;其余36例入选双侧入路手术组,为对照组,术前皆与患者亲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严格依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要求执行;两组患者术后予腰大池置管或腰椎穿刺监测颅内压;对两种手术方法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出院后随访颅脑创伤预后评分(GO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围手术期结果:(1)两组病例,显微镜下完全清除双额叶挫灭脑组织及伴发血肿,止血彻底。(2)单侧入路手术组术中失血量437.83±54.18 ml,对照组失血量746.22±259.70ml;单侧入路手术组术程时间3.51±0.46h,对照组术程时间5.35±0.28h;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单侧入路手术组发生贫血3例、低蛋白血症3例、凝血异常2例;对照组发生贫血伴低蛋白及凝血异常皆为9例、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各1例;术中失血量、术程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显著差异(t检验,P<0.05),提示单侧入路手术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3)单侧入路手术组术后引流量202.22±42.68ml,对照组术后引流量199.41±38.65ml;术后1周颅内压监测,单侧入路手术组182.53±8.68mmH20,对照组182.83±8.51mmH20;对两组的术后引流量、1周颅内压监测数据比较示差异不显著(t检验,P>0.05)。2.随访结果:有59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41±2.09个月。单侧入路手术组随访31人,预后良好率为93.5%;对照组随访28人,预后良好率为89.3%;随访期间,两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人因继发脑积水于门诊随访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组5人与对照组4人在出院3~6个月后于本院或外院行颅骨修补;观察组2人、对照组4人患颅骨缺损综合征;观察组1人、对照组2人出现硬膜下积液予动态观察。结论:1.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针对单侧入路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围手术期、出院后随访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单侧入路手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明确减少了围手术期及康复期相关并发症。2.对于大多数的非对称性双额叶挫裂伤,尤其是损伤灶靠近中线部位,单侧入路手术更有优势;对于双侧损伤灶后界皆超过胼胝体膝部前缘与侧裂前端连线平面的双额叶挫裂伤,应采取双侧入路手术。3.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颅内压监测,证实两组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变化整体无明显差别,皆能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在安全范围。4.良好的麻醉技术支持,丰富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精湛、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操作,可以减少术区重要神经及血管等结构的副损伤,从而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