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是一个珍稀动植物重要的天然基因库和生活栖息地。据考察,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1科600属1335种,其中1级保护植物3种,2级保护植物24种;有动物147科222属464种,其中1级保护动物4种,2级保护动物29种。保护区以其特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已有很多相关研究成果,但目前关于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论文以月亮山自然保护区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mbd)、2015年林地变更数据库(.mbd)、1:28000林相图(.jpg)、2004年SPOT5遥感影像图(.tif)和中巴资源3号卫星2013年遥感影像图(.tif)为主要研究资料,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自身的特点相结合,首先在ArcGIS环境下将其矢量图转化成栅格格式,然后利用Fragstats软件在斑块类型、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景观指数,最后分析得到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类型、景观斑块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外界干扰因素对保护区景观格局影响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按照景观分类原则、森林群落生态学原则和林地地类分类原则以及收集到的数据的可用性为依据,将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灌木林、未成林、宜林地、其他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等12种景观类型。(2)通过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表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12种景观要素的面积、周长以及斑块数目分布均极不均衡。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景观是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五者的面积之和分别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87.86%。由于自然保护区自身的特点,其超大斑块的数量也为数不少。(3)景观异质性特征表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分维数较大,破碎度值小且均小于0.1,说明其作为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较好的保护。而人类活动较多的建设用地、耕地、宜林地、未成林以及其他林地的破碎度值相对较高,符合人为干扰导致景观破碎化程度变化的理论。(4)不同时期景观空间格局与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在2005-2015年这一时期内,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斑块数量呈减少趋势,有林地面积增加,宜林地、耕地面积减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耕地景观破碎度减少,人为干扰减弱。人为对未成林、宜林地和其他林地的干扰增大。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整体景观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基质景观占据了主导地位。保护区10年来景观破碎度下降,高聚集、低均匀度的分布格局越来越明显。(5)功能分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在实验区内的分布较均匀,缓冲区次之,而核心区呈大斑块分布,景观聚集度较高,多样性较低,异质性较低,破碎度较小,人为干扰较小。(6)通过对6种景观类型进行斑块等级划分的分析发现,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面积小于1hm~2的小斑块在面积和数量上都减少且减少的比例较大,相反,景观斑块面积大于等于21hm~2的大斑块面积增加但数量减少,尤其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表现最明显。大斑块占绝对优势的空间格局是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分布格局,且在2005-2015年这一时期内,这种分布格局越来越明显。(7)转移矩阵分析表明,在2005-2015年这一时期内,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宜林地、耕地和未成林转变为有林地。其他各景观类型面积均有向建设用地转换的趋势。(8)对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表明,自然因素不是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近10年间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随着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激励、农村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等因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为因素成为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