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讨论三部分。文献综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医文献关于干眼症的认识,在“白涩症”“干涩昏花”“白眼”“神气枯瘁”“神水将枯”等条目下,对古代中医学关于干眼症的命名、概述进行了总结。分析论述了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列举出常见的辩证分型。治疗方面列举了临床上常用中医治疗方法,突出论述了多种不同针灸疗法的特点及疗效。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西医学对干眼症的认识。从眼部解剖学特点出发,对于干眼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阐述。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耳穴压丸对干眼症的疗效,探讨针刺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性、可行性及优异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例干眼症患者纳入本课题研究,均采用针刺结合耳穴压丸的治疗方法,进行自身前后对照。选取穴位分为体针穴位及耳穴。体针取穴:合谷、太冲、太溪、光明、三阴交、百会、攒竹、鱼腰、瞳子髎、丝竹空、睛明、四白、风池、太渊。耳穴:肝、脾、内分泌、眼。每次留针20min,耳贴隔日更换,双耳交替。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指标:干眼症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干眼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视功能量表、生存质量量表,观察的实验室指标有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Ⅰ)以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结果:1.治疗后干眼症症状分级量化表的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本课题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视功能评分(P<0.01);3.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4.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Ⅰ)结果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P<0.01),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无明显改变(P>0.05)。5.临床疗效:治疗20例,治愈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针刺结合耳穴压丸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干眼症,不仅可以改善干眼症相关症状,而且在促进泪液分泌及增加泪膜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对于临床治疗思路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常规疗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