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章《黔记》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于明永乐年间建省之后,方志编纂实践逐渐步入兴盛时期,其省志多次编修,官修之外,私人撰述亦不鲜见。郭子章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巡抚贵州,所著《黔记》便是私修省志的代表。该志体制宏大,内容丰富,义理明晰,是现存明代贵州省志中卷帙最多的一部,堪称明代贵州省志典范。郭子章《黔记》不仅详录了明代贵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制度、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在门类设置、资料采择等方面亦多有创见。然而学界对《黔记》的研究并不充分,目前对于《黔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笺释,而对其编纂特点、文史价值及其在贵州方志编纂发展史中的意义等问题,学界尚未做过多探讨。本文借助文献学及人文地理等相关知识,结合比较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对《黔记》进行考察与研究,明确《黔记》的独特性及其在明代贵州省志中的地位和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贵州历史沿革,研究郭子章的生平及抚黔背景,通过对个人与时代、地区之关系的全面考察,分析《黔记》成书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为《黔记》的综合研究,从成书、版本、校理人员、编纂特点、内容要略等角度对此书做纵向分析,展现此书概貌;第三部分将《黔记》与现存其它三部明代省志作横向比较,以直观的方式反映《黔记》的进步与创新之处,且展现明代贵州方志编纂实践的逐步发展。第四部分从资料应用的角度探析《黔记》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挖掘《黔记》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此书做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幼儿阶段,这种能力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探究影响幼儿情绪识别能力的相关机制是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内容之一。众所周知,面孔传递着许多重要的社会信号。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幼儿往往更善于利用面孔去获取信息并予以回应。尽管以往有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情绪识别时,大多都使用了情绪面孔作为研究材料,但这些研究者大多采用的均是静态的情绪面孔图片。他们的研究并未使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与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和教育竞争不断激化,青少年所应对的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等的压力和挑战与日俱增。同时,青少年面临自我同一性形成这一心理发展任务,其内心较敏感,自我意识较强烈,很注重他人评价,渴望获得认同感,从而常处于较高的应激状态中。客观环境转变与身心发育变化的冲突使其遭受着巨大的心理危机。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知识和能
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作为互联网流量时代的产物,以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和视听刺激体验,快速的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用户。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强烈,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超过他们以往人生中的任何阶段;他们的情绪敏感,期待成为焦点但又喜欢独处。因此在使用短视频平台过程中初中生更易受到性格特点和情绪情感的驱使,产生不同使用动机和行为结果。本研究对初中生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使用、人格特质与孤独感三者之
写话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言逻辑思维的重要路径。个人及社会的发展所需的优秀品格和才能即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通过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构建,形成个体优秀的语言能力和品质。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生的写话教学过程中。在农村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能提升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是实现我国乡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初中教师的负担状况事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和乡村建设的进展。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关注教师减负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人大会议及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明确提出了要为教师减负。农村初中教师的负担尤其是工作负担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关怀理论对农村初中教师减负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可以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手机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从传统型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机的演化、升级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手机成瘾业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手机成瘾带来的不良影响影响着大多数人的身心健康,初中生群体也不例外。初中生群体因其自身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不仅更容易不当地使用手机,而且不当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更加巨大。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手机成瘾高度相关,
创新创造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流行新词,“科教兴国”的信息时代对培养社会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和严格要求。而STE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强调跨领域解决问题、创新创造、实践操作、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技能的培养。STEM教育是新时代领先的教育理念之一,在中小学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用于学前阶段的研究还鲜少可见。研究通过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M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M
赵庆熺(1792-1847),籍贯杭州,清代嘉道年间著名文人,尤以词、曲闻名于世。著述颇丰,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蘅香馆杂著》《香消酒醒词》等。本文以《香消酒醒词》一卷为主要文献依据,以赵庆熺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与文献学双重研究视域,对赵庆熺的家世、生平、交友;《香消酒醒词》别集版本、题名、文献整理情况;词作艺术特点、创作思想、接受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赵庆熺家世生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运动日渐深入,探索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交往频繁,是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的教育工作者,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成效和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教育对象年幼,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因此,探究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找到其
《玄空经》为清末民初民间落魄才子郭友松撰著的一部松江方言小说,该小说充斥着大量的俚俗语汇,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便以《玄空经》语汇为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之进行分析,揭示各语类形成的相互关系,探究《玄空经》中字典辞书未收录的语汇,为字典辞书的编纂提供研究材料,同时丰富近代汉语专书研究内容,促进汉语语汇学的发展。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表明本文的选题缘起,介绍《玄空经》一书